阅读:253 发布时间:2014-01-18 11:14:53
中药溻渍是中药经皮给药系统(TTS)方法的一种。经皮给药系统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不受胃肠道酶、消化液、pH值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提高生物利用度,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降低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维持稳定而持久的血药浓度,提高疗效,减少给药次数等,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势。
中医湿敷洗涤古称“溻渍”、“洗伤”在《外科精义》中有“其在四肢者溻渍之,其在腰腹背者淋射之,其在下部者浴渍之”。中药溻渍治疗宜补益肝肾,活血散邪,强筋壮骨,散结止痛,舒筋活络,逐瘀通络。可用水蛭、三棱、黄柏、苍术、刘寄奴、灵脂、水牛角、乳香、伸筋草、海桐皮、冰片等药物配伍成的研磨细末以蜂蜜调和,铺于纱垫上湿敷。
本学科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在中药溻渍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良,即利用可见光治疗仪(神灯)照射病灶处和中药溻渍方具有增强局部温度、使药物直达患处以增强温通经络、活血散瘀的功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微循环及大血管再疏通、改善肢体缺血,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肢体肿胀消退的功能。两者合用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肢体肿胀消退。
适应症:中医痹证虚寒型,各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者,急性慢性软组织损伤,骨折康复期治疗。
禁忌症:皮肤过敏,皮肤破溃。
操作前准备:操作前调节室温,注意保暖,仅暴露治疗部位,用屏风遮挡,保护患者不受凉感冒。检查溻渍部位皮肤,铺一次性中单。
操作程序:
1、配伍中药打粉备用,保存于干燥低温处。
2、以蜂蜜调和,平铺于纱垫上约3mm厚度,上铺纱垫根据溻渍面积大小裁剪备用。
3、备用溻渍纱块敷于患处,以神灯照射,约20分钟,温度以能耐受为宜(一般不超过50℃),日二次治疗。
注意事项:老年患者注意溻渍块的温度不宜超过50℃,以防烫伤。溻渍用的中药合剂、纱布垫要专人专用,每日清洁消毒。
并发症及其防护:溻渍部位皮肤有无烫伤及水疱,有无药物过敏,对有皮肤疼痛及皮肤破损、水疱者,立即停止治疗,外涂烫伤膏,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疱液后换药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