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 护航百姓健康
阅读:231 发布时间:2014-01-03 10:08:09
为了在全院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上级党委的部署和要求,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弘扬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提高医院内涵建设、增强医院服务的群众满意度为目标,认真领会“十八大”会议精髓,在“质量、安全、效率、服务、患者满意”的工作主题指引下,进一步明晰学科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内涵建设,让护理工作贴近患者、满意百姓。
一、创新工作思维,发挥管理职能,提高护理质量
在医院上下共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大环境下,护理团队在护理部的带领下服从大局、统一组织、加强协作、创新管理,高效率保质量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为就医者提供服务保障。
(一)创新质控形式,严把质量关。
1、护理部在日常工作中牢固树立为临床一线服务的思想,分片明确“质控责任区”,实行“现场质控模式”“游走式”办公,将工作关口前移到临床,由“结果管理”转向“过程管理”,现场解决问题,避免质控和管理的形式化,保证了护理安全。
2、护理系统推行精细化管理,对每日工作进行结点式要求,以医院“沉下去、升起来、跨过去”精神为行动指导,使护理部沉到临床一线科室去;护士长沉到护士工作和病人中去;护士沉到病人身边去。一切工作以解决患者的实际需求为目标,站在医院发展和患者受益的高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3、借助信息网络,建立“护理管理沟通平台”,减少护理会议次数和时间,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和准确性,把护士长还给临床,使其有足够的时间行使管理职能,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二)科学、合理实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推行护士的分级管理、分层使用。护理系统在全市率先实行护士能级管理,将护士能级与岗位相匹配,使护理人员能力与负责病人危重程度相符,保证护理的安全,连续几年无护理事故和差错发生。
2、科学合理的使用护理人力,依据“统一配置动态调整”的原则,将护士向服务量大的科室流动,保证了患者数量突然上升、护理任务重的科室能够高效、优质的完成工作。
3、在手术室推行“护士专科分组管理”模式。打破传统的护士随机组合配合手术的固有模式,实行护士专科分组配合手术的新模式,提升医护配合默契程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护工作效率,缓解医护疲劳,提高手术间使用率。
4、充分发挥专科护士作用,建立志愿者有偿服务机制。将护士专业,将目前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有支援临床工作意向的专业人员,组成自愿者人力储备库,医院给予双倍薪酬,鼓励院内支援,有效缓解双休日的人力问题。
二、拓展服务半径,全面推进系统护理
十八大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江城百姓,护理部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加强护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拓展服务半径,把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开展护理服务,关注健康、亚健康人群,创建了“系统护理模式”。
(一)响应党的十八大精神号召,全面升级优质护理服务。积极在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就医者从门诊的分诊、急救、留观、入院等过程实行一站式管理,以“三心”、“六主动”(“三心”即热心给病人提供必要的帮助,耐心的回答问话,细心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六主动”即主动问候,主动介绍医院基本情况、特点、服务项目,主动询问就医者感觉、需要和建议,主动提醒,主动帮助,主动祝福)理念为引领,在门急诊、导诊开展了“服务上前一小步,满意提高一大步”的活动。通过优化导诊护士的礼仪、成立亲情护送小队及各门诊诊室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打造出门诊特色服务品牌,扩大窗口效应,让就医者在细微处感受到优质的服务。
(二)病房护士实行小组负责制,根据护士能级分配管床病人,使每名护士有固定的病人,每个病人都有自己的负责护士。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均由该名责任护士完成患者的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任务,使其得到连续、动态、全程、优质的护理,使病人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与亲人般的照护。
(三)关注患者需求,落实细节服务。开展首问负责“五性”、新入院患者“六个一”、住院患者“八个多”服务,将人文关怀的理念渗透到每个住院患者的心中,全院各护理单元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已达60余项。如基本外科“爱心护理小挎包”、脑病科“自制坐便器”、心血管科“温馨提示贴”、内分泌肾病科“爱心小屋”、重症医学科自制“约束带”“沟通卡”、急诊为静点病人备的“热水袋”、“自备6元急诊挂号费”等等,处处体现出护士将病人需求时刻看在眼里、放在心中、解决在当下,使住院患者真正受益。
(四)拓展内涵建设,注重院后沟通。护理系统以中医药养生理论为着眼点,通过发放“爱心联系卡”“护患QQ群”“健康讲堂”等方式,在加强对住院病人关注度的同时,对所有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和网络随访并提供咨询服务,切实解决就医者的健康需求问题,为就医者提供医疗养生一体化的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目前全院共建立护患沟通群17个,加入群内的出院病人达500余人,每天发布健康信息20余条。推行就医者一次走进医院,护士将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和健康管家的新型护患模式,实现了“病人走进我们医院,护士走进病人心里"的理念,架起了医院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三、改革护理人才培养和选拔方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强调,党的发展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护理团队要发展,护士长是枢纽。为了保证护理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护理部创新激励机制,改革用人模式,率先借鉴国际先进的公务员考核办法,面向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后备人才的选拔。
为了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竞聘采取“全盲”的考核方式,即在竞聘开始前由竞聘者抽取竞聘号,竞聘的全程以竞聘号为唯一标识,同时邀请监察人员全程监督、过程透明。竞聘权重综合能力占40%,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占30%。技能考核中摒弃人为因素的干扰,去掉最低分及最高分,剔除干扰因素。综合能力测试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的题目设定为现阶段医疗卫生行业的热点、难点,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提出。同时邀请业务院长、人事主管作为评委,即时打分。通过此过程,使一批业务精湛、思维超前、具备管理潜质和多元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经营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公关意识、大局意识)的年轻护士充实到人才库中,对其进行系统培养,达到高起点储备人才、长远性布局骨干的目的。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自实施以上选拔、培养模式以来,有效提升了护理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理系统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使人才培养和使用形成长效机制,激励了护理人员踏实工作、勤奋好学、努力提升、爱岗敬业的热情。使“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根植于每名护理人员心中,任何时候都把百姓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创建人民满意医院、争做人民满意医护人员而不懈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