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疼痛 塑造美好生活
阅读:254 发布时间:2014-07-14 13:36:45
国际疼痛学会已将2004年10月11日定为“第一个国际镇痛日”,中华医学会将10月11——17日定为“中国镇痛周”。慢性疼痛作为一种病症,已引起全世界的重视,被世界疼痛大会确认为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现代医学表明,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病症,很多病理性疼痛对人体的危害性往往比其他疾病更大。因此,通过宣讲,开展治痛门诊,引起全社会对临床疼痛学的关注和重视,推进我地区疼痛学科的健康有序发展,普及疼痛常识,推广与提高疼痛诊疗中的先进经验和整体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我们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感受过疼痛,轻微的疼痛固不足道,但稍重一些的疼痛则可谓“疼痛难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甚至可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可谓“痛不欲生”。所以,疼痛患者应尽早就医,以免延误了治疗。但是在就诊观念上,老百姓(也包括相当数量的医务人员)有两个误区:其一,不知医院有专门治疗疼痛的治痛门诊;其二,错误认为治痛门诊的治疗方法是单纯的临时止痛,不能“去根”(治愈)。恰恰相反,许多患者是跑遍了各大医院甚至国内著名医院而没有治好的顽痛,却在治痛门诊获得完全治愈。麻醉科治痛专业多年来给全地区疼痛病人带来福音,治愈病人达20万例之多,而且治疗效果非常好。
治痛的主要机制与技术方法及适应症:
患者感到疼痛的部位或支配该区域神经干、中枢,存在较多致痛物质,如缓激肽、5-羟色胺等,而这些物质又致使该部位水肿、疼痛,如此恶性循环,愈演愈烈。而治痛专业采取神经阻滞的方法,将治痛复合药液注射于疼痛部位及支配该区域的神经干(丛)周围,阻断疼痛的传导,消除水肿、改善局部血运,减少致痛物质,以达到阻断恶性循环、治愈疼痛的目的。
主要适应症:神经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颈椎病,肩周炎,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腰腿痛,双下肢、足痛,癌症晚期疼痛,术后镇痛,以及一些非疼痛性疾病:面部痉挛、面神经麻痹、顽固性呃逆、不定陈述综合征等各种病症。
总之,普及疼痛健康知识,传播治痛理念,使大家远离疼痛,致力于全民健康,塑造美好生活,是我们永恒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