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阅读:413 发布时间:2015-01-07 14:35:02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高发病、多发病。济南中德骨科医院专家介绍:不是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合所有腰椎病的治疗,一些患者通过自我锻炼方法也可得到病痛缓解,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哪些锻炼方法可以起到缓解疼痛作用呢?
一、飞燕式锻炼: 患者俯卧于硬板床上,双臂靠在身体两侧伸直,头和肩以及双臂向后上方抬起,与此同时,双腿伸直向上抬高,使整个身体像一只飞翔的燕子,抬起后再放松落下,一次锻炼反复做10次。该方法是自我疗法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治疗。轻度腰椎病患者一般3~6个月即可得到明显改善。
二、拱桥式锻炼 仰卧硬板床上,双侧同时屈肘屈髋屈膝,再以头、双足双肘五点作支撑,双掌托起腰用力把腰拱起,经过一个阶段的锻炼后,腰部肌力较前提向时,可将双上肢屈曲放于胸前,以头及双足三点作支撑进行拱腰锻炼。逐渐改用双掌双足四点支撑,进行拱桥状锻炼。一次锻炼反复做10次,可以很好舒缓腰部疲劳酸痛症状。
三、抱膝进行腹肌的锻炼 仰卧于硬板床上,双膝屈曲,收腹使躯干抬起,双手触膝。进行反复锻炼40~60次,用于舒缓整个腰部肌肉及韧带,达到治疗效果。
四、深膝蹲锻炼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下蹲的时候脚跟不要离地,臂部靠近小腿。同时双手握拳前伸,开始动作要慢,站起来时伸腰收回双拳,动作由慢到快,反复做100次。 专家强调:腰椎间盘突出康复锻炼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后期和病程较长的患者都非常有效。如果患者通过自我康复锻炼仍然无法得到病痛缓解,建议患者去医院按照专家建议选择科学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椎间盘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失去原有的弹性,围绕椎间盘的纤维环也会变得脆弱和易被撕裂,曾患病者更是腰部肌肉松弛,轻微的诱因就可发病。因此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动作宜“慢半拍”。运动前或做重体力工作前、或晨起后,身体各部肌肉和关节都在松弛状态,如此时做突然的动作就有可能伤害椎间盘。日常生活中注意,穿鞋时不要半蹲,不要直接弯腰取物,不要下蹲负重。
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避免过度劳累。工作一段时间后稍作运动,或按摩一下腰腿部,或做一会儿体操,并保持正确姿势,以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 走路时多运用腹部肌肉,站立时不要双腿同时并齐长时间站立。
睡软硬适度的硬板床,饭后不要长时间看电视。避免寒冷、潮湿的居住及工作环境,在寒热交接的季节注意避免腰椎疾病的复发。另外介绍一种锻炼腰椎的简单方法: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抱颈,向前挺腹,向后仰头,坚持2~3分钟然后放松,工作间隙,重复做以上动作三五次,对颈椎、腰椎都有很好的拉伸作用。
(1)一般治疗:急性发作时期,提倡适当卧床休息,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卧床以硬板为宜。严重者可在腰部两旁置沙袋制动。
(2)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建议中药膏药外敷治疗,膏药直接 作用在患病部位,药物浓度高,药效持续发挥,所以见效快,治疗率高,对肝肾没有毒副作用. 可以调节脊柱平衡,促进椎间盘复位,还可以壮腰健肾,防止复发,临床治疗上万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3)西药治疗:口服止痛药等可以有效解决,也可用好得快局部喷涂痛点封闭。
(4)理疗和功能锻炼:常用的理疗方法主要是热疗、腊疗、红外线、超声波、激光局部照射等。按摩腰部能够健腰强肾,疏通经络,防治腰肌劳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锻炼方法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选择以下的锻炼方法试试:
1、功能锻炼原则:先慢后快,先小幅度后大幅度,先局部后整体,先轻后重,频率由
慢到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功能锻炼形式与内容:a、床上锻炼:(1)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主动进行直腿抬高运动至不能上抬,他人辅助进一步抬高5度~15度,患者感腰背部或患侧肢体稍感不适或轻微疼痛后,慢缓放下,双下肢交替进行。(2) 仰卧位拱桥式腰背肌锻炼:仰卧屈膝,用头部,双肘及双足作为支重点,弓形撑起背部,腰部,臀部及下肢,至患者认为最高度后放下,再撑起。(3)飞燕点水式背伸肌锻炼:患者俯卧位,头、颈、胸及双下肢同时抬高,两臂后伸,仅腹部着床,整个身体呈反弓形,如飞燕点水姿势。b、床下锻炼:包括:(1) 脊柱小角度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环转腰部活动。(2) 蹲-站-挺胸活动。(3) 慢下蹲运动。 (4) 快、慢步交替行走锻炼。(5) 如有脊柱侧弯身体靠墙直立,双手中指贴于裤缝,一侧中指沿裤缝下滑,脊柱逐渐侧屈至极限,再还原。脊柱向右侧弯者做脊柱左侧屈练习,脊柱左侧弯者做右侧屈练习。
腰部锻炼的方法很多,下面向您介绍的方法适合康复期运用,既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
这个健腰锻炼法可概括为腰部锻炼“10字经”。它是多层次的、多功能的、中等量的、有氧的、全方位的预防复发的运动。
一是悬:利用门框或单杠等物进行悬垂锻炼。悬垂时要放松腰部和下肢,使重量自然下
垂,以达到牵拉的目的。悬垂的动作一定要缓慢而轻,避免因跳上跳下操作腰椎。悬垂锻炼要逐渐增加运动量,并持之以恒。
注意事项:动作要轻柔,缓上慢下,尽量让家人在一旁协助保护。
二是抻:即抻腰锻炼,不适宜做悬垂锻炼者可做抻腰锻炼。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随着双臂缓慢上举的同时用鼻缓缓吸气。双臂高举过头顶,眼看天,腰部向上直抻到最大限度,这时停片刻。然后,随双臂慢慢放下的同时用嘴慢慢呼气。照此法反复做36次,每日早晚各做一次,最好选择空气清新地方做抻腰运动。
注意事项:以自己能够承受的力量做,不要急着来,适应后可逐渐用劲。
三是拱:即拱腰锻炼。双手扶墙壁或其它物,身体与被扶物要有适当距离。双脚叉开与
肩同宽,先稍用力以中等速度向前拱腰向后拱腰,做完前后方向的拱腰为一次,每日做两次,每次做36下。注意事项:动作轻柔,力度适中。
四是倒:即倒走锻炼。倒走时要选择平坦而又安全的场地进行退步走。走时要挺胸收腹,
平视前方,双手自前后挥动,尽量少回头,倒退走的速度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每次一般倒走15分钟,每日两次。
注意事项:注意控制速度,小心摔倒。
五是多:即多角度不同方位的腰部运动。如左右侧弯腰、前后大弯腰,左右转腰、晃
腰等,每项各做36下,每日做两次。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舒缓,幅度不宜过大。
六是蹲:即下蹲锻炼。两脚叉开与肩同宽,双手平举,缓慢深蹲,脚尖着地,脚跟抬起。下蹲要到位,初练下蹲可扶墙等物半蹲,逐渐增加下蹲次数,逐渐做到深蹲。每日做两次,每次下蹲36次。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下蹲要慢,防止摔倒。
七是后:即腰部后伸锻炼。有统计数据表明,腰椎每天前屈高达3000到5000次,但后伸的动作很少,同时,现代人在工作中常常处于前屈坐位,这个体位使腰椎长期处于屈曲位,长此以往,会造成腰椎间盘应力的不平衡,腰椎后韧带过度牵伸,从而引起腰痛。双臂置于腰部,双脚叉开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在腰部向上直抻的同时腰背向后抻36次,每日做两次。另外仰卧法亦可做腰 后伸练习,双臂将上半身尽量撑起,下半身贴床,使腰部尽量后伸,反复做这一动作36次。
注意事项:动作轻柔,防止摔倒。
八是摩:先按摩肾俞穴(腰眼),用两手分别按揉肾俞穴100次以上,后用双手交替敲打此穴各100次,最后,稍猫腰用双手握拳同时敲打臀部100下,接着用双拳分别敲打胯部100次。以上每日做两次。穴 位:第二腰椎棘突下缘旁1.5寸处,即从脐向后对到脊椎旁1.5寸,再往下1寸之所在。按摩法:脊椎两侧有多处穴位,可沿脊椎两侧由上而下,轻轻扣击背部。
九是暖:即腰部保暖。患“腰椎间盘突出症”者或腰痛者,在季节交替,天气变冷时要比常人提前添加衣服,严寒季节要穿毛、棉背心,夏季要做好腰部防潮湿着凉受寒工作,因这些都是腰病发生的诱因。
十是保:即对腰部的保护。如不久站、不久坐、不负重、不大弯腰(最好以下蹲代替弯腰)、不抱小孩、不坐低板凳、不劳累、不做有损腰部的动作、不睡弹簧软床等,不良姿势要纠正。
实践表明,“10字经”既是康复“腰突症”的有效非药物疗法,又是防止“腰突症”复发的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