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医疗特色
就诊流程 来院路线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9号
邮编:132012
电话:0432-65010533
   0432-65010567
   0432-65010666
信箱:jlzxyjhyyyzxx@163.com
针灸科疗区开展穴位贴敷

阅读:389 发布时间:2015-07-01 08:26:47

       穴位贴敷,是指将贴敷药物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或表面病灶,利用透皮吸收原理,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起到活血化瘀、清热拔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消炎排脓、改善周围组织营养的作用,从而缓解病痛。现在穴位贴敷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种安全、稳定的治疗方式。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所用药方配伍组成多来自于临床经验,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针灸科采用穴位贴敷法主要治疗:项痹(颈椎病)、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选用以川乌、乳香、延胡索、红花、大枫子、威灵仙等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活血化瘀类作用的中草药为基本处方。根据症状选取穴位,帖敷药物。
       贴敷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三九”、“三伏” 的第一天,即“一伏”的第一天1次,“二伏”的第一天1次,“三伏”的第一天1次,共3次,“三九”天同“三伏”天时间。成人每次贴药时间为3小时,小儿贴药时间为0.5~2小时。具体贴敷时间可根据患者皮肤反应而定。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病人如自觉贴药处有明显不适感,可自行取下。贴敷后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微红肿、轻度出水泡均属正常的皮肤反应。在一年中的其他任意时间亦可选择贴敷疗法,此时贴敷时间应一天1次,直至病情好转。
       为什么选择“三九”及“三伏”天贴敷呢?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三伏、三九贴敷”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顺应四时特性而变通应用的一种中医传统外治疗法,相当于现代“时间医学”的理论。
       中医记载“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致发痹”,意思就是说寒冷、潮湿、季节气候变化,都会引起风湿类疾病发作或加重,由此可见骨伤累病属于寒病、冬病。冬天的“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此时贴敷穴位,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作用,可激发人体自身抗病机制,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夏天阳热之气,对风湿类疾病有一定缓解作用,因此,这时冬病夏治,配合辛温之药以治疗,效果最好。而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午时是一天中的阳中之阳,这一时辰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因此此时三伏贴贴敷用药后吸收得最为彻底,治愈效果达最佳状态。
       贴敷疗程:
       每年“一伏、 二伏、 三伏”及“一九、二九、三九”的第一天各1次,共6次,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穴位贴敷的注意事项
       1、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2、孕妇、幼儿慎用。
       3、颜面部慎用。
       4、糖尿病患者慎用。
       5、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
       6、对于所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稳,以免移位或脱落。
       7、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挥发。
       8、膏剂温度不应超过45℃,以免烫伤。
       9、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布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10、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
       11、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 
       12、贴敷时间和皮肤反应。
       13、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泡、疹痒现象,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处理。出现全身性皮肤过敏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禁忌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2015年“三伏贴”时间:
       “一伏”:2015年6月22日
       “二伏”:2015年7月13日
       “三伏”:2015年8月12日




版权所有·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邮 编:132000 网址:www.jlzxyjh.com
联系电话:0432-65010567、0432-65010533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问题。
吉ICP备14000575号 吉市卫网审【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