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之路的光荫故事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吉林省有一座美丽的城市,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吉林市。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美景,今天吉林省四面八方的中、西医重症力量齐聚在此,吉林省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将在此举行,感受着母亲松花江的温情款款,学习着父亲长白山的相守不弃,我们将谱写吉林省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发展的光荫故事。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单位,也许他很年轻,也许他又不年轻,他始建于1953年,至今已经62岁了,医院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拥有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及专科4个,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研究室,12个省级重点专科、7个市级重点建设专科。62年沧桑巨变,唯一不变的是医院将中西医结合事业进行到底的决心。
吉林省吉林中医结合医院不同于省内其他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早在2004年就已经成立了重症医学科,当时我们还不知道ICU应该怎样去建设,院领导经过会议研究,决定让刘婉嫣同志出任急诊科主任的同时、兼任ICU综合病房主任,以负责创建刚成立的ICU综合病房。创建初期,百废待兴,她首先带领一些院里的技术骨干分头到全国比较先进的ICU进行六个月的进修学习,这六个月里她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不知疲倦地学习、学习、再学习,虽然十分艰苦,但是却在有限的时间内最高效率地掌握了处于中国医疗技术前沿的、宝贵的临床技术和经验,从此我们建立了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一个拥有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的病房。
2011年经过了长达7年的磨合,ICU的建设已逐步稳定,ICU的团队力量已逐渐成熟,我们建立成急诊门诊—急诊病房—急诊ICU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我们拥有机械通气及营养支持等核心技术,正值CRRT技术在中国发展突飞猛进之时,我们再次引进了CRRT技术,不断追逐重症医学发展的步伐。
2012年9月,医院新的综合外科楼建成,我们搬进了新的病房,经过了8年的奋斗,经历了8年的成长,经受了8年的风雨洗礼,我们厚积薄发,拥有了更舒适的环境基础,购进了更先进的设备力量,建立了更成熟的人才梯队,终于在2013年成功申报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并获得专科建设资金300万元。
2015年是我们重症医学科走过了第一个十年,时间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用十年扎根,用十年长出枝芽,用十年开花结果,如今我们已经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省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53岁的刘婉嫣主任就在那里,深情的望去,都是自己与重症医学科走过10年的影子,她是科主任,是专科负责人,是学科带头人,更是一个重症人,和我们每一重症人一样,用青春、用岁月、用皱纹,谱写了自己与重症医学的光荫故事!下一个10年,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将把每一个重症人连在一起,像母江松花江一样博爱,为病人保驾护航,像父山长白山一样威严,将病魔驱逐在外!我们将与您一起谱写重症之路的光荫故事!
重症医学科 潘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