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健康教育
就诊流程 来院路线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9号
邮编:132012
电话:0432-65010533
   0432-65010567
   0432-65010666
信箱:jlzxyjhyyyzxx@163.com
颈椎病的日常护理

阅读:151 发布时间:2015-12-24 15:47:18

          颈椎病的日常护理 
骨伤三科 吴秋潼 
    颈椎病的日常护理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属于严重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和相邻椎节的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脊髓或血管及相关组织,并引起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轻者头、颈、肩臂麻痛,重者可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瘫痪。颈椎病大致属于中医“痹证”、“痉证”、“头痛”、“眩晕”、“项强”等病理范畴。目前国内外对其治疗用药和治疗方案尚无统一认识 ,临床上仍以非手术治疗方法为主,需要手术治疗者不到5% 。现将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的护理及体会综述如下。 
    1. 饮食护理 
    1. 1 日常饮食颈椎病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油腻厚味刺激之品。肝肾不足者,可长期服用枸杞、菊花清肝明目,芝麻、桂圆滋阴补肾;视力模糊、流泪者,宜多吃含钙、硒、锌类食物,如豆制品、动物肝、蛋黄、蘑菇、胡萝卜;伴有高血压者,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豆芽、海带、木耳、冬瓜等。 
    1.2 食疗当归汤:鲳鱼1条,加入当归6 g及伸筋草15 g同煮,食鱼饮汤,主治痉痛型;葛根汤:葛根15 g,水煎去渣取汁,加赤小豆2O g、粳米30 g,煮粥服,主治痹痛型;苏子粥:将苏子6 g、伏龙肝10 g煎煮,去渣取汁,与粳米50 g煮粥服,主治眩晕型 。  
    1.3.康复期采用整体康复护理,体现“评定一康复一再评定”的现代康复医学模式,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主张急性期卧床休息,侧卧与平卧交替;恢复期进行颈部肌肉力量的主动练习,对抗颈肌紧张。在康复期系统地指导患者正确进行颈部肌肉康复锻炼:① 摆头转颈。头从正中向右摆动3次,再向左摆动3次,然后向右旋转,共5~10次。为避免头晕,嘱患者转头时眼睛要睁开,颈部要放松。②“米”字操。按右上、左上、转头、点头、左下、右下的顺序,行颈部“米”字操,反复做5—10次。③前后左右运动。按低头、抬头、仰头、向左摆头、向右摆头的顺序,做5—10次。④ 颈部按摩。先用左手掌心揉搓颈部右侧,来回反复揉搓,然后再用右手掌心揉搓颈部左侧,双手交替动作,至少做30次。 
    牵引治疗的护理  颈部系好牵引带,一般牵引质量从5 kg开始,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使患者感到颈部有一定的牵拉感即可。每天1次,每次40~60 rain,不能过重牵引,以免颈部拉伤。在牵引过程中,为保持牵引的有效性,随时检查有无牵引对抗、移位或脱落 。牵引结束前应逐渐减轻质量,至患者颈部无牵拉感时才能去除余下的质量,否则因颈椎间隙突然缩小,压力突然增大,出现椎间盘突出加重或复发可能。撤下牵引带后,嘱患者继续卧床休息30 rain,以维持牵引效果。
    手法推拿治疗的护理  推拿手法通过x寸皮肤、深筋膜和肌肉韧带起止附着点的刺激,在一程度上可以恢复或改善局部解剖结构,解除神经根压迫,还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
    艾灸治疗的护理  艾灸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外治法之一,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的作用” 。艾灸部位避开皮肤损伤处,施灸过程中注意听取患者主诉,及时弹掉烟灰,避免烫伤。
    药离子导入治疗的护理  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具有电刺激、药物作用及经络反应三重功效,起到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气血疏通、散寒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采用2001 A I一Ⅲ型经络通治疗仪,根据临床症状不同选择1~4个电极,将适量棉花浸透消肿止痛精放置于电极板上,冉将电极板紧贴于颈部压痛点,首先接通电源,设定时间,再行脉冲调节,从0开始逐渐增加脉冲强度,直到患者能耐受为止。每次治疗25~30 min,每天2次,10 d为1个疗程。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患者主诉不适,应减轻脉冲强度或停止操作。
    拔罐法的护理  刺络拔罐可去除瘀血,使新血复生,加速血液的新陈代谢,促进气血运行,活络通脉。许建军 采用刺络拔罐加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椎病获得很好的疗效,方法:选择颈肩部压痛点1~2处,用一次性三棱针点刺3~5下,出血3~5 mL后用闪火法拔罐,6—10 min后起罐,接着针刺颈椎夹脊穴,留针30 min。针刺拔火罐部位皮肤务必干燥无病变,操作前严格皮肤消毒,操作完毕用无菌纱布洁净穴位皮肤,嘱患者保持该部位皮肤清洁干燥。
 




版权所有·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邮 编:132000 网址:www.jlzxyjh.com
联系电话:0432-65010567、0432-65010533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问题。
吉ICP备14000575号 吉市卫网审【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