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老人冬季养生要点(DSA手术室:刘彩琳)
阅读:243 发布时间:2016-02-29 11:02:35
寒冬腊月,大家出门的时候都会穿着厚厚的棉衣,但是依然能感到寒风呼呼的,我们年轻人都是这样的感觉,有点招架不住,那么,这时候老年人的抵挡力是不是更加弱呢?如何在冬天里面进行保养,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需要注意和预防呢?保健频道小编为大家找到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饮食有节冬季天气冷,老人可多吃一些肉类和高热能食品,以适当补充热量,但也要适可而止,若过食肥腻,则痰湿顿生,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害无益。冬季可选择食用苦瓜、白果等苦味食物,而少食过咸之物,对于养生保健,防患未然都是有一定作用。但如老人体质较好,就没必要大量进补营养品,只要注意日常生活调节即可。
2.起居有常入冬后,昼短夜长,老人要适应变化,适时增添衣服,调节作息时间。在冬季,老人应睡眠充足且要定时,要“早睡晚起”。一般认为,老人冬天睡眠时间7至9小时为宜。起居有常还包括定时解大便。“欲得长生,肠中常清”。冬天由于上厕所不方便,加上活动少,老人往往不能保持天天大便。但长时间不解大便,肠道会吸收粪便中的有害物质,会促使一些老年性疾病的发展
3.适当运动冬季老人户外活动少,但还是要坚持锻炼。冬季晨练不能过早,应在太阳出来后再进行,活动要掌握“度”,“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量力而行,贵在坚持。老人最适宜的运动是散步,走路可刺激足部穴位,从而起到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
4.调摄情志要心境平静,也要注意控制情绪,特别是高血压的老人,更应注意对情绪的调节。老人要保持青春之心,以积极的、善意的态度看待周围人事,遇到不顺心事,要一笑了之,情绪的乐观能促使体内的气血运行通畅,保证脏腑功能的正常。
5.避免外邪外邪泛指外界可能引起疾病的因素。老人正气相对较虚,随着脏腑组织的老化,其功能日益衰退,如再感受外邪,发病后病情就会较重。如在传染病流行时,老人不但感染率高,而且发生并发症的比例也高。尤其在冬季,老年人极易感冒,且常诱发肺炎等。所以,冬天老人不仅要做好御寒保暖,还要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外出要戴口罩等。
是呀,我们谁家里面没有老人呢?老人在关心我们的同时,我们也要想对老人多一点点的关心,大家一定要记好以上的五招内容,如果家里的老人身体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天气冷早上不要出门太早,以免伤害到身体,可以等中午温度高一点的时候再出门,这样会更加安全一点,愿所有的老人家都在冬天里可以有一个好的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