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简介
·
主办单位: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吉ICP备14000575号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动态
临床医疗
医生风采
临床护理
教学科研
党群工作
就医指南
人才招聘
耳鼻咽喉科
|
儿科
|
肛肠科
|
骨科
|
神经外科
|
妇产科
|
骨伤科
|
风湿科
|
康复科
|
肝胆脾胃病科(消化内镜中心)
|
脑病科
|
心血管内科
|
皮肤科
|
治未病中心
热门搜索:
腰椎间盘突出
糖尿病
风湿
类风湿
中西医结合
您当前的位置: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健康教育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9号
邮编:132012
电话:0432-65010533
0432-65010567
0432-65010666
信箱:jlzxyjhyyyzxx@163.com
一朝被刺卡 难道要十年不吃鱼
阅读:192 发布时间:2016-07-07 09:02:41
一朝被刺卡 难道要十年不吃鱼
鱼的鲜美让人们垂涎,但是,您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却容易出现意外,比如鱼刺卡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您是猛喝醋、还是吞馒头?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应对方法,而且还可能使鱼刺刺破咽部、食道造成严重后果。
陈先生,50岁,一天晚上同朋友聚餐时不慎卡了鱼刺,当时通过吞饭、喝醋、吃韭菜等方法自救后,自我感觉咽痛好转,但胸痛加重,且未引起重视。事情发生两日后来我院就诊,经内窥镜检查见食道中上段2.5cm长鱼刺,伴食道粘膜大面积撕脱伤,经医生运用熟练的专科技术,将这根鱼刺取出,才得以转危为安。
人们为什么容易卡鱼刺呢?这是因为有的鱼刺细小透明不易发觉,再加上人们吃饭的时候不加注意,就很容易误食鱼刺。一旦卡到鱼刺,该怎么办呢,这就不得不说说几种大家常用的,但却是错误的解决办法。
一是吞食饭或馒头。当老人家听到小朋友卡鱼刺,通常说:“赶紧,吞口饭,或把馒头吞下去,可以把鱼刺顺待卷走!”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咽喉的组织很柔软,大口吞饭或馒头,会将本来扎在喉咙表浅黏膜上的鱼刺,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推入咽喉深部的组织内,引起局部黏膜肿胀、出血或合并感染,增加发现和取出的难度。
二是立即用手去抠。通常会说话表达的小朋友一说鱼刺卡在喉咙,妈妈们都会很紧张,条件反射地用手去抠喉,想徒手取出,这是不可取的。鱼刺通常非常细小,用手抠,不但取不出,反而会加重咽喉的损伤,严重的,甚至扎到食管周围的大血管,引起大出血。
三是喝醋软化鱼骨。这种说法更不可取,因为鱼刺需要浸泡在浓醋里一段时间,才可以起到软化作用,因此我们普通的食用醋不能软化鱼刺。至于浓醋,喝下去时在咽喉停留的时间也很短,也无法起作用,相反,高浓度的醋会刺激并灼伤食管的粘膜,增加患者的痛苦。
那如果遇到鱼刺卡在了喉咙处应该如何处理呢?首先,要保持镇静,尽量避免烦躁吵闹,避免卡住的鱼刺脱落后误入气道。其次是停止进食,可试咽唾液几次,确定是否有鱼刺卡喉。因为有时进食过快,鱼刺可划伤黏膜,造成一种鱼刺卡喉的假象,这种情形在临床中较常见。真正鱼刺卡喉的感觉是吞咽时有明显的扎或刮刺感,病人通常能指出相应的位置。如果确定有鱼刺卡住,可以含一口水漱喉咙,仰起头大声发“哈”,反复几次,靠水在咽喉部的震动和浮力使鱼刺脱出,或者试着使劲把鱼刺咳出。但如果鱼刺刺入较深,此法通常无济于事。或者使用电筒照着喉咙,仔细观察鱼刺卡在哪里,如果可以见到鱼刺就在比较浅的位置,可以尝试用小镊子伸到喉咙夹出鱼刺,但切记不要在喉咙里乱戳乱捣,避免损伤喉部。如果鱼刺卡的较深,张口无法看到鱼刺位置时,就必须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寻求耳鼻咽喉科医生的帮助,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用错误的方法自行处理,会引起喉头水肿,甚至诱发窒息,或者是鱼刺刺到周围大血管,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
无论是自行或至医院取出鱼刺后,仍需仔细观察2-3天,看看有无咽痛,进食是否正常,如果仍有不适,需要到耳鼻咽喉科进一步检查及诊治。
上一篇:
感冒药重复使用要小心
下一篇:
胆囊结石需要手术吗
仪
器
设
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德国海德堡公司)
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仪(德国海德堡公司)
多波长眼底激光治疗仪(德国蔡司公司)
美国飞利浦超声诊断设备
皮肤科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
皮肤科—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皮肤科—红蓝光治疗仪
皮肤科—光子嫩肤机
皮肤科—窄波UVB
泌尿外科——红激光治疗仪
经鼻胃镜EG-530
美国GE钼铑双靶乳腺照相机
医
院
环
境
首家体检中心
环境设备
医院环境一览
病房一角
医院环境
亲情服务
首页
|
医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名医专家
|
医院环境
|
预约挂号
|
在线咨询
|
网站公约
版权所有·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邮 编:132000 网址:
www.jlzxyjh.com
联系电话:0432-65010567、0432-65010533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问题。
吉ICP备14000575号
吉市卫网审【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