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健康教育
就诊流程 来院路线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9号
邮编:132012
电话:0432-65010533
   0432-65010567
   0432-65010666
信箱:jlzxyjhyyyzxx@163.com
冬令进补 膏方调治正当时

阅读:184 发布时间:2016-11-21 13:50:11

冬令进补 膏方调治正当时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少病痛。寒冷的冬季如能适时进补,可以及时补充人体的气、血、津、液,增强人体免疫力,让身体免受疾病的侵袭,使来年少生病或不生病。冬季进补的方法有很多,膏方是其中一种很好的选择。
  一、膏方是什么?
  膏方又叫膏剂,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膏方不仅养生,更能治病。
  二、膏方组方制定原则是什么?
  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属大方、复方范畴,且服用时间较长,医生必须深思熟虑,立法力求平稳,不能小有偏差,偶有疏忽,与病情不合,不能竞剂而废,医生与病家皆遭损失。因此,制定膏方更应注重针对性,遵循辨证论治法度,具备理、法、方、药的程序。
  三、为什么要选择膏方来调理身体?
  膏方的熬制时间非常长,特别有利于一些补益滋养成分的溶出,从调养效果和口感上来说,都较汤药有一定优势。 
  四、为什么膏方要在冬季服用?
  中医认为冬季人要藏精,在冬季服用不易上火,冬季气温低,膏方更易保存。
  五、选择膏方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开膏方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体质,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瘀、湿热、痰湿、气郁、平和、特禀九种,不少人还会综合几种不同的体质于一身。一定要找一名经验丰富的中医专科大夫,进行望、闻、问、切,做到量身定制。
  第二,处方中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要严格监控,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调治效果更好。
  六、 哪些人适合服用膏方?
  1、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种机能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2、女性
  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
  3、备孕夫妻
  备孕时,夫妻双方根据个人体质,辩证用膏方调补,把身体调理到最佳状态,这样对增加受孕几率有帮助,还能提高胚胎的质量,而且,孕妈妈在怀孕后抵抗力强,少生病,对大人、孩子都有好处。
  4、儿童
  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只要选对材料也可以通过膏方来调理身体,像小孩子食欲差,可以用益气健脾的膏方来调理脾胃,帮助消化;如是常咳嗽或有哮喘症,则可服补益肺气的膏方,提高抗病能力。
  5、康复人群
  如手术后、放化疗后、出血后、大病重病后、产后身体极度虚弱的人消耗比较大,需要康复,膏方可以用于病后康复调理。
  6、慢性疾病人群
  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
  7、亚健康人群
  还没有得病,没有疾病,但是不表示健康没有问题,就是所谓的亚健康。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法就是最佳的选择。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人体虚损不是一日所成,也不可能一日补足,膏方滋补,贵在坚持,一般需连续服用两三季。每季多由冬至即“一九”开始,至“九九”结束。服用膏方一般是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匙或一小袋。同时,膏方并不可替代一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正常饮食,以及合理的起居及锻炼是人体养生保健的基础。2016年冬至为12月21日,有服用膏方计划的您,请提前就诊预约。
就诊地点:治未病中心
咨询电话:0432-65010686
就诊地点‚:国医堂
咨询电话:0432-65010569
就诊地点ƒ:体检中心
咨询电话:0432-65010788
 
 

 






版权所有·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邮 编:132000 网址:www.jlzxyjh.com
联系电话:0432-65010567、0432-65010533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问题。
吉ICP备14000575号 吉市卫网审【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