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简介
·
主办单位: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吉ICP备14000575号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动态
临床医疗
医生风采
临床护理
教学科研
党群工作
就医指南
人才招聘
耳鼻咽喉科
|
儿科
|
肛肠科
|
骨科
|
神经外科
|
妇产科
|
骨伤科
|
风湿科
|
康复科
|
肝胆脾胃病科(消化内镜中心)
|
脑病科
|
心血管内科
|
皮肤科
|
治未病中心
热门搜索:
腰椎间盘突出
糖尿病
风湿
类风湿
中西医结合
您当前的位置: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健康教育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9号
邮编:132012
电话:0432-65010533
0432-65010567
0432-65010666
信箱:jlzxyjhyyyzxx@163.com
“过节病”不容小视
阅读:205 发布时间:2017-02-16 08:58:24
“过节病”不容小视
又是辞旧迎新时,春节是一些意外和疾病的高发期,每年这个时候耳鼻喉科门诊都会“人潮汹涌”。耳鼻喉科门诊常常会接诊不少“过节病”患者:食道异物、咽喉卡鱼刺、吃火锅后急性咽喉炎等等,而这些急诊都与吃息息相关。因此,在喜庆的节日里,如何预防耳鼻喉疾病,确保健康平安显得很有必要。
食道异物
食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一般多见的小孩食管异物是顽皮的小孩将硬币、图钉、小玩具等放入口中,在玩耍中,偶有不慎即吞入食管;老年人由于缺牙过多,咀嚼不全,食物不易嚼碎,勉强吞下,又因假牙过松,口内感觉迟钝,也可咽下则极易发生食管异物。发生食管异物后,病人常感到嗓子疼痛、流口水,进食及饮水困难。
对策:当发生食管异物时,一般应停止进食,尽早到医院就诊,及时取出。如不及时治疗,异物沉留就会造成局部及相邻器官感染,导致食管周围炎、食管穿孔大血管腐蚀破裂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为了预防食道异物,吃饭时尽量不要说话,小儿进食不要争夺打闹,也不要将玩具含在口中玩耍。老人应戴紧假牙,要进食松软易咀嚼的食物,注意细嚼慢咽。
咽喉卡鱼刺
许多人被鱼刺卡住后,常把“喝醋”或吞米饭、馒头等方法当成取出鱼刺的好办法,这是不科学的。喝醋的方法并不能真正起到软化鱼刺的作用,因为醋只能短暂地在被卡的位置停留,不仅效果十分有限,而且可能会延误治疗时机。用吞米饭、馒头等方法将鱼刺硬咽下去则更加危险,因为被硬吞下去的鱼刺有可能刺穿血管,严重的会引起出血、化脓、感染等。
对策:对于张开嘴就能看得见的鱼刺,可请人用筷子或镊子夹出来;而对于较深部位无法看到和取出的鱼刺,应采用多次含漱清水的方法让鱼刺随水的震动自然脱落,或者使劲咳嗽,也可以用洗净的手指或筷子伸进嘴里压住舌根部,使病人恶心呕吐,最好能大吐,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异物也就随食物一起出来了。如果鱼刺还是出不来或是下不去,要尽快去正规医院处理。
酒后k歌声音嘶哑
很多人会在酒足饭饱后去唱卡拉ok,或是一边k歌一边狂饮,其实,这样对嗓子非常不利。饭后大力唱歌刺激咽喉易发急性咽喉炎,因为酒精会对喉咙产生不小的刺激,使咽喉充血、肿胀,声音就会变得沙哑。
对策:去卡拉ok最好选择饭后1小时左右,让充血的嗓子休息一会儿,如果一定有酒席后唱歌的场合,可以先喝一杯温水,让喉咙有一种放松的状态,这样在喝酒后的麻痹状态,可以减少声带受伤的可能。
吃火锅后急性咽喉炎
大冷天的吃着热乎乎的火锅是件非常惬意的事情。可是这吃火锅要有所节制,过热的食物和辣椒会刺激咽喉,啤酒里所含的一氧化碳还会加重对粘膜的刺激,这样的刺激久了,会诱发急性咽喉炎、痛风等病情。
对策:科学的食物选配应该是多吃清火滋阴的食品,选用热量较低的食物,如鸡肉、鱼肉、海鲜等。同时,必须搭配大量的绿叶蔬菜。蔬菜多偏寒凉,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人体维生素,还有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另外,吃火锅后吃个梨,梨为生津解渴、润肺止咳、养阴清热之果品。对咽干、咽痛、口渴或发热等燥热伤肺之症颇为适用。
上一篇:
得了偏头痛怎么办?
下一篇:
抗生素的使用误区
仪
器
设
备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德国海德堡公司)
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仪(德国海德堡公司)
多波长眼底激光治疗仪(德国蔡司公司)
美国飞利浦超声诊断设备
皮肤科MORA生物物理治疗仪
皮肤科—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
皮肤科—红蓝光治疗仪
皮肤科—光子嫩肤机
皮肤科—窄波UVB
泌尿外科——红激光治疗仪
经鼻胃镜EG-530
美国GE钼铑双靶乳腺照相机
医
院
环
境
首家体检中心
环境设备
医院环境一览
病房一角
医院环境
亲情服务
首页
|
医院概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
名医专家
|
医院环境
|
预约挂号
|
在线咨询
|
网站公约
版权所有·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邮 编:132000 网址:
www.jlzxyjh.com
联系电话:0432-65010567、0432-65010533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问题。
吉ICP备14000575号
吉市卫网审【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