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院职工参加胸痛中心建设培训
全员掌握胸痛患者紧急抢救措施
根据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的要求,我院继3月31日胸痛中心建设启动仪式及4月13日对吉林市急救中心培训之后,于4月14日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4月18日对全院医、药、护、技人员;4月19日对后勤、保洁人员、吉林医药学院实习学生等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了培训。三次培训会均由业务院长、胸痛中心副主任战卓主持。
战院长在会上指出,培训与教育工作是胸痛中心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和职责,因为胸痛中心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在最短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胸痛中心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建立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胸痛患者的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以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由于胸痛中心建设所涉及到的部门众多,例如在医院内部,除了以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为核心外,心脏外科、胸外科、呼吸科、皮肤科等相关临床学科、放射科(含CT室)、超声科、检验科等辅助检查科室以及医务管理等部门均与胸痛中心的规范化建设与日常运作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规范化胸痛中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整体的救治原则、快速反应体系、协同和管理机制以及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但上述原则通常是由心血管内科和急诊科负责制订,其它相关部门对胸痛中心的运作机制、要求、体系和各项流程并不了解,必须经过反复的教育、培训和演练,使胸痛中心所涉及到的各有关部门、人员在全面了解胸痛中心的主要目标和运作机制的基础上,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才能使整个胸痛中心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各部门和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胸痛中心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最终达到提高区域协同救治水平的目的。
战院长在培训会上讲述了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基本概念;在胸痛中心建设和流程优化过程中需要医院解决的主要问题。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主任刘婉嫣为参与培训的相关人员讲解了院内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处理流程。胸痛中心协调员、急诊科副主任马维辉讲述了胸痛中心的时钟统一、时间管理及初级心肺复苏等技能,并强调了院内紧急呼救电话的使用。
战院长还强调,“要广泛普及知识,使在医院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准确为患者指出绿色通道”。保证胸痛患者救治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时间,在这里,能充分体现出“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他还在培训会上要求全院各部门工作人员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为我院中国胸痛中心建设认证尽自己的所能。
最后,战院长提出“要按照田院长在医院2017年总体工作部署提出的‘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要求,向着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功的目标前进”,以此来表明我院申报中国胸痛中心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