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医疗特色
就诊流程 来院路线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9号
邮编:132012
电话:0432-65010533
   0432-65010567
   0432-65010666
信箱:jlzxyjhyyyzxx@163.com
【皮肤科】痤疮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阅读:0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中医叫“肺风粉刺”。它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几乎90%的人青春期发生过),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
  
  痤疮的病因非常复杂,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感染及增殖、遗传因素等有关。青春期后随着机体分泌水平的增高,雄性激素增多,促使皮脂腺发育和分泌增加,皮脂分泌增多,皮脂为毛囊内的正常寄生菌如痤疮丙酸杆菌等生长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皮脂的增多也是痤疮发生的一个前提条件。痤疮丙酸杆菌可分解皮脂中的甘油三酯产生游离脂肪酸和低分子多肽。游离脂肪酸可刺激毛囊壁引起炎症,同时刺激毛囊皮脂腺导管上皮增生和角化过度,使皮脂分泌受阻、排泄不畅而产生粉刺。游离脂肪酸和低分子多肽可趋化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后者产生水解酶可使毛囊壁损伤甚至破裂毛囊内容物溢入真皮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出现从炎性丘疹到囊肿的一系列皮损变化。而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复感风邪而发病。肺主皮毛,湿热内蕴于肺,外郁于肌肤则发粉刺。食多、口臭。喜冷饮、便干,脉弦皆为胃热之象。
  
  痤疮最基本,最始发的皮疹是“粉刺”,粉刺有两种: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白头粉刺又称闭合性粉刺;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白头粉刺是黑头粉刺的前身,但不少白头粉刺很“保守”,终生不“开放”。从粉刺出发可形成或转化成炎性皮疹: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上述皮疹可有三类结果:1.不留痕迹或只有色沉或暂时性的瘢痕。2.虫蚀状瘢痕或绿豆大小的硬结。3.条索状瘢痕,质地很硬可致毁容。
  
  如何预防上述结果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及时的治疗。痤疮的危害性、危险性很大程度上也是延误治疗的后果,只要及时合理的治疗,它将无危险而言,其危害也将降到微不足道。我院建立“痤疮”治疗中心,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痤疮。西医针对性强起效迅速,中医兼治杂症,平衡微环境,减少复发。我们看到许多的患者在患有痤疮的同时兼有便秘、月经不调、腰膝酸软、情志不调、烦躁易怒等。我们针对每一位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不同的中药口服,在痤疮痊愈的同时这些症状也会消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将西医和中医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临床治疗学的最高境界。
  
  具体的治疗方法分为局部治疗、全身治疗、物理治疗、毁容疤痕的皮肤外科治疗。
  
  我们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其进行评估,针对每个病人的症状及临床伴随症状辩证论治,制定不同的个体治疗方案,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在物理治疗中还将进行离子喷雾及对不同种类的炎症性皮损采用不同的中药面膜外敷。可针对粉刺型、丘疹脓疱型、结节囊肿型及痤疮预后留有的色素沉着等四型,并根据多年来的临床经验研制了纯中药的外用制剂,疗效极佳。
  
  进入21世纪后光子治疗皮肤病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所以我中心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红光、蓝光治疗仪。高纯度的蓝光有效作用于靶目标痤疮丙酸杆菌上,使其被杀灭,从而减少炎症细胞的产生,并使皮脂从异常性高水平恢复正常。高纯度的红光会刺激细胞使其胶原再生改善肤质,减轻红斑炎症反应及瘢痕的形成。通过红蓝光治疗能使各型炎症性的痤疮迅速好转,患者的副反应小且痛苦少。据统计,不使用化学药物,单纯应用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的治愈率可达82%。另外我中心还引进光子嫩肤技术帮助炎症性痤疮后期印记的消退,此技术对于粗大的毛孔也有一定的缩小作用。而对于痤疮遗留的萎缩性、虫蚀状的瘢痕整形美容外科将对其采取磨削治疗的方法。
  
  我们在治疗痤疮的同时也会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告知日常的皮肤护理常识,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精神压力大及情绪不好的患者还要进行耐心而细致的心理疏导。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治疗会让每一位痤疮患者满意而归,也希望在辉煌灿烂的明天,在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让痤疮成为历史。本中心将在寒暑假期间对每一位江城学子实行优惠,让每一位痤疮患者重新拥有青春而亮丽的容颜!
  
                                     皮肤科 王兵
  
  





版权所有·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邮 编:132000 网址:www.jlzxyjh.com
联系电话:0432-65010567、0432-65010533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问题。
吉ICP备14000575号 吉市卫网审【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