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预防感冒宜慎重
阅读:385 发布时间:2018-05-07 10:32:00
板蓝根预防感冒宜慎重
在全民恐慌的“非典”“禽流感”“甲流”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时期,板蓝根曾被广泛用作防疫药物而被公众熟知和使用,并被渲染成了“国民神药”,“家中常备板蓝根”也成了当时盛行一时的口号。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感冒迹象或是流感的高发季节,就给孩子服用板蓝根作为治疗和预防用药。因此,经常有患儿家长问及板蓝根防治感冒的话题,更为令人关注的是,曾有不少患儿因服用板蓝根出现胃痛、呕吐甚至全身瘙痒起皮疹的症状,为此医生曾多次宣讲,使用板蓝根要辩证,不是所有的病症都适用。板蓝根是很常用的一味中药,儿科用,咽喉科也在用。其因治疗咽喉病而闻名,所以当孩子感冒,出现嗓子红肿变化时,用之正对症。
板蓝根味苦,性寒,首载于《本草纲目》,言其有清热、凉血、解毒、利咽的功效。善清实热火毒上攻之症,又以解毒利咽散结见长。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板蓝根具有解热、抗病毒、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多适用于风热感冒和一些温热类疾病。初起应用效果好,尤其是儿科感冒发热、咽喉红肿时,每选板蓝根为主剂。也正是由于服用的人多,所以乱用现象频繁,造成不良反应不断出现,所以,关于此药的话题也是不断。板蓝根本身是好药,合理应用才安全有效。板蓝根作为清热解毒的代表性药物,用于风热感冒、火热上攻之实热症则属对症治疗,如果风寒感冒、体质偏虚弱以及脾胃虚弱、经常腹痛的患儿服用,轻则伤脾胃,导致腹痛呕吐,重则伤阳气,损害机体的免疫力。所以不分寒热虚实,一味应用板蓝根预防或治疗疾病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对于小儿来讲,其脾胃柔弱,治疗疾病的用药剂量宜小,药味宜少,药性宜缓,而板蓝根过于苦寒,即使罹患风热感冒也不宜随意使用。至于预防性用药,也要注意体质状态和药后反应,长期应用更是不妥,以免苦寒败胃伤阳。
人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正所谓“有是病用是药,则病受之;无是病用是药,则元气受之”。药证不相合,既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药物必须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合理服用。尤其是儿童,家长切不可凭经验给孩子“看病”吃药,孩子患病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求助于专业的儿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