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工作动态
就诊流程 来院路线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9号
邮编:132012
电话:0432-65010533
   0432-65010567
   0432-65010666
信箱:jlzxyjhyyyzxx@163.com
西医院士樊代明立挺中医带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128 发布时间:2018-07-11 09:26:00

西医院士樊代明立挺中医带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郑刚    指导教师:曹广辉
 
“望”形势:立挺中医,激励人心
  前段时间,我在媒体上读到了一条这样的新闻,我国著名西医院士樊代明先生在西医前沿上多次立挺中医的种种好处,大家对他的评论褒贬不一,有大为赞赏的,有将信将疑的,更有甚者对其进行言语攻击。从中不难看出,在中医土生土长的“故土”上,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中医是不认可、不相信的。
  诚然,中医和西医这两个看似区别很大但都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行业中,医务人员、相关学者经常相互指责对方的利弊和不足,中医人认为西医“治标不治本”,“科目分得过于精细”、“手术的并发症太多”;而西医人则嘲笑中医“其理论毫无科学理论依据”、“药效缓慢,容易耽误病情”、“中医根本就是骗人的”。多少年来,这样的争论此消彼长。
  为什么中医和西医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矛盾重重呢?为什么很多患者宁愿相信西医,也不愿用中医的治疗方法治病呢?我想,这不是中医理论的问题,也不是中药疗效的问题,更不仅仅是国家政策的问题,而是现在我们的中医大夫出了问题,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糊涂的中医”太多了。
  我记得若干年前,家里一名亲戚在一次事故中发生了左肱骨骨折,我领着他去当地知名的中医医院看病。经过影像学检查,左肱骨骨折的诊断已经很明确了。这位中医骨科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让当时的我触动很深,他说:“患者这样的情况是必须要手术的,用钢钉对骨折处进行固定,术后还要每天进行换药和应用抗生素,固定一个月以后再行手术取出钢钉。”听完这样“完全西医化”的治疗方案,我没有选择在这家医院继续治疗,而是将患者领到了一家祖传的中医正骨诊所,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检查以后,一名老中医是这样讲的,你这个骨折很轻微,用不着手术,用中医正骨方法进行功能复位,然后上个夹板或是打石膏固定就完全可以。最后,患者选择了后者的治疗方案,三个月以后,康复如初,如今这位老中医已不健在,诊所关门停诊,也不知道他的医术有没有传下来。
  我经历的这件事让我对建立“中医自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名中医医院的医生却要选用西医的治疗方案,这其中的原因让人深思,是对中医治疗的不自信还是用中医治疗太“便宜”,不论是哪种原因,都说明了中医的传承和发展从根上就出了问题,中医人用不好中医,不愿意用中医,那中医的未来在哪里呢。
  从中医人才的培养上来说,离不开传统的师徒传承,就整个行业而言,中医传承始终缺乏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此之前的几千年时间里,师徒传承、跟师学习一直是中医人才培养的唯一途径。中医院校教育制度建立之后,很快成为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途径。在中医院校教育发展的同时,跟师学习的传统模式却被逐渐淡化。中医院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过于重视理论、科研和实验,这并不符合中医自身的学科特点。中医讲究整体,讲究各个学科的融会贯通,更讲究长时间、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仅以中医诊脉来说,近百种脉象的分辨需要长期的实践才能掌握。目前很多本科、研究生毕业的中医专业人才,不要说给患者看病,就连自己生病了也不会给自己用中医中药治疗,只会考试做科研的中医还是“真正”的中医吗?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学习和传承的模式,那么越来越多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成熟的经验就会随着老中医的逝去而消失,而这些宝贵的治疗经验的取得又要后人再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中医的传承发展又从何谈起呢。
  从中医在临床上的应用来说,中医人自己对中医的疗效都缺乏信心。中医人不用中医用西医,过分依赖西医的“硬技术”,逐渐放弃了自己的“软技术”。中医的四诊、辨证施治的软技术,运用成本低,但学习的过程长,时间成本高,在临床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的时候,往往还要进一步验证和更深入的学习,这也就导致很多中医人在摸索实践的过程中屡屡碰壁,难以建立信心,久而久之,中医诊疗水平和中医应用比例的下降就成不可避免的结果。
  作为中医药大学的毕业生,我们更加有理由在工作中把中医中药应用于临床,让更多的患者享受到中医“简、便、验、廉”优势特点。总之,樊代明立挺中医的事件对于我们中医人来说就像是一剂“强心剂”,激励着我们中医人为发展祖国医学事业尽心尽力,贡献毕生。
 
“闻”风气:西医学中,刻不容缓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强调要“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我国的中医院校如同雨后春笋般遍及中华大地,中医人才也是与日俱增,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医人才在大部分医院,尤其是在西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少。中医人才势单力薄的同时还存在着中医特色不足、优势不足、专科不足、创新不足的局面,这也就形成了“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因此,发展中医事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争取更多的力量来支持和参与其中。
“西学中”,顾名思义,就是让西医学习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再融合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这是我们正在探索和实践的方法,也是未来的整合医学。为此,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一直在倡导“西学中”,整个医院也正处于西医努力学习中医的风气之中。曾经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只要你想学习,什么时候都不算晚。”为了更好的发展中医中药,西医人从现在开始学习中医,甚至从零起步,正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阴阳五行”、“四大经典”、“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这些中医的常用术语已经不知不觉经常挂在我们医务人员的嘴边,深入每个人的内心。
  现在,我所处的工作环境正在给予了我一个很大的学习中医的平台。近年来,无论国家出台的关于中医方面的政策,还是医院领导,对于我们医院的中医发展都给了很多大力的支持。选派人员参加国内、省内中医优秀人才培训班,知名中医院去进修;为了激发大家学习中医的热情,医院在绩效考核和物质奖励方面也有倾斜;为了形成诊疗特色,临床治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上也多加选择中医中药等多种治疗方法。
 
“问”良策,中医之路,如何发展
  在这么好的立挺中医的大环境下,我们中医人,没有任何理由不做好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工作。那么,中医发展“路在何方”?
  一、 资源整合,打造平台
  成立由各个科室中医骨干人员组成的中医药发展促进委员会,为大家创造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定期以讲座、论坛、病例分析的形式面向全院开展交流活动。大家借此平台展现自己,提高自己,以点带面带动身边医生,让他们了解和认识到中医药发展的趋势和中医中药的确切疗效,让很多不了解中医的人了解中医,让了解中医的人热爱中医,让热爱中医的人珍惜中医,并且还对为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推进继承与创新,促进中医药的发展的医生给予表彰。
  二、 发掘人才,立足培养
  通过讲座与论坛的形式,近距离充分交流,发掘了一批曾经“默默无闻”的,有一定中医底蕴,敢于传承与创新的中医人才。医院设立中医药发展基金,进行多层次、专科性、点对点的中医药培训,选派医生到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补充人才、知识、技能短板,改善薄弱环节,提升中医药整体水平。
  三、 倾听心声、解决难题
  由中医药发展促进委员会组织院内外专家,定期进行系统化的中医药查房,走进每个科室,倾听科室每个人员的心声,不单单是带医疗专家去,而且还带着院里的职能科室专家,在解决疑难疾病的同时,还为其解决开展中医药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四、 打造特色、做强精品
  打造“养生灸”、“体质膏方”等中医特色品牌,广泛收集及挖掘民间、院内的精方、名方,开展“一科一病”、“一病一方”专题研究,优化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完善科室中医内涵建设,在各个临床科室建设有中医药特色功能区,做到中医药特色集中,人员配备到位,设施配备齐全,中医药氛围浓厚,典型示范明显,带动作用突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认知率和使用率。
  五、弘扬国医文化、推广治未病理念。
  定期举办中医养生文化节,增进社会对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的认知和认同,普及中医药知识,推广中医未病先防的健康理念,把深奥的中医药理论和方法转变为百姓能听、能看、能懂的养生保健常识,提升百姓的中医药健康素养,让百姓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
 
“切”实际,中西合璧,互利互补
  中医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吉林省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三甲医院,我们在工作中重视中医、学习中医、研究中医、倡导西学中医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切合实际,走中西医结合之路,渐渐形成本院的治疗特色,这才是我们的目标。
  现在,我院拥有李吉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专科15个;市级优势专科学科3个,省级研究室6个。经过几年来的发展,我院许多科室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中西医结合特色。可以说,我们绝大部分的科室都积极地在西医临床治疗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应用中医中药方法治疗相关常见病、多发病,甚至是疑难杂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就在前段时间,我院田洪赋院长在吉林省中医医联体院长论坛中提到“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挥中医作用?”他结合多年来从医和成功办院的经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是让百姓看病不难;二是让百姓花少钱看好病;三是让百姓看明白病;四是使家庭医生成为老百姓的人脉资源;五是提供良好的医德服务;六是让医院的工作人员工作愉快舒心;七是为员工成长进步开辟绿色通道;八是让医生生活更殷实。
  田院长的这番话道出了一个中医发展之路,那就是切合实际,在发展中医的过程中使老百姓和我们医务人员都享受中医发展带来的成果。
  我们中医人要切合实际,中西合璧,互利互补,正如樊代明院士所提倡的那样:“医学发展需要中西医整合,要不分主次,不分你我,和和美美过日子。”
  中医的整体观念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这种整体的思维观念注重的不是一个单纯的疾病,而是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与自然界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与中医学相比较,现代医学的发展之路有些走偏了,科目不仅分得很细,而且不少专业离“科学”越来越近,离“病人”越来越远。因此,现代医学需要向中医药学习,来帮助自己“纠偏”。在此基础上,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必须也必然会整合在一起,两者整合可以形成一个从整体出发,重点关注“人”的、真正有效保证人类健康的新的医学体系。总之,中医学必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版权所有·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邮 编:132000 网址:www.jlzxyjh.com
联系电话:0432-65010567、0432-65010533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问题。
吉ICP备14000575号 吉市卫网审【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