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体检却还是肺癌晚期,问题出在哪里?
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疾病检测技术的提升,每年体检却还是肺癌晚期,体检到底有没有用?其实并非是体检没用,而是体检的方法不正确。不同的器官应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检查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CT扫描是对肺部结节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但常规的胸部CT辐射剂量大、扫描时间长,不适用于肺癌的筛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利用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进行早期筛查。
低剂量螺旋CT检查可以发现几毫米的肺部结节,在肺癌的早期筛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低剂量CT不应该被用来作为一项常规体检,而应该被用来对高危人群进行肺癌筛查。换句话说,对不属于肺癌高危人群的人进行CT检查是过度的。
但低剂量螺旋CT,并不是万能的!上述提到的低剂量CT主要是用于筛查外周病灶。那么对于中央型肺癌,我们应该如何筛查呢?虽然在国际上还没有发布明确的筛查中央型肺癌的方法,但目前一些小规模的研究结果显示,对高危人群进行气管镜检查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的中央型肺癌。不过这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去证实。如果对外周病灶做低剂量CT筛查,对中央病灶做支气管镜筛查,可以把更多的肺癌扼杀在摇篮里。
发现肺结节,就一定是肺癌吗?但是不是在早期肺癌筛查的过程中,发现肺结节就是肺癌了呢?其实不然,肺结节并不等于早期肺癌。我们需要结合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和生长速度来综合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不过判断良恶性的“金标准”,还是通过活检取得病理学诊断,但通常大部分发现的结节属于良性结节。
如今筛查出很多有结节的患者,他们非常恐慌。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要做手术。在肺癌的治疗上,我们也不能过于激进。手术对于患者而言毕竟是一个创伤,而且即使将一个早期肺癌切除了,它还有可能产生第二个第三个结节,我们要尽量保留肺功能以利于将来的可能再治疗。所以在查出肺结节之后,医生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即患者是否合并肺癌高危因素,如肿瘤病史、家族肿瘤史、既往慢性肺部疾病史、职业暴露史,以及是否为中重度吸烟者等。综合考虑后,再来确定是否有必要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