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奉献叫“坚守” —— 我院心血管内科战“疫”纪实
讲述人:心血管内科医生 郑辉

2020年新春,本应是阖家团聚的喜庆节日,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戛然而止。大年初二的上午,史建平主任正在辽源探望年过八旬的母亲,突然接到院里通知要求休假人员立即返回岗位。与母亲匆匆一面,史主任便立刻赶回。回到医院,史建平主任按照院里的工作部署,调整科室相关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凭借多年的医疗工作经验,有条不紊的开展了疫情防控工作,并始终坚守在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带领着心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守护患者的健康。
这段时间以来,早出晚归成了史建平主任的常态。苏玉山、王研副主任,带头坚守岗位,尽职尽责。虽然今年的患者数量没有往年的多,由于疫情影响,大多数来院患者的都是急危重症。面对危重患者复杂的病情及情绪焦虑的家属,不仅要积极有效、快速的缓解患者的病情,还要做好家属的沟通工作,尤其是做好防护工作。严格执行家属探视规定,将感染的概率降到最低。通过我们的耐心讲解,患者及家属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尽量坚持专人护理,减少来院护理人员,但与此同时,科室的护士姐妹们也承担了比平时更繁杂的工作。
史建平主任亲自带领科室人员分批次的进行感控知识的学习,关心每一名同事。在微信工作群里反复强调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每天都会督促大家勤洗手、勤通风。刘玉梅护士长坚持对每一名到岗人员监测体温,并分组对各部位环境进行消毒。
疫情发生后院里立即开放了发热门诊,内科系需派出医生出诊,科室在有进修、120急救中心跟车值班、外出支援等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积极响应院里号召,派人参加发热门诊值班工作。科室医生主动请战,冲上发热门诊的最前线。李茉医生和侯金玲护士作为第一批进驻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第一天就接诊了一名60多岁的大娘。在采集血标本、咽试子进行检测后,等候检验结果出来之前,为了减少防护服的浪费她们一天没有吃东西,也没去过洗手间,一直在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这只是她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此刻她们不是一位女医生,而是一位女战士。
疫情发生后,全国医疗系统纷纷驰援武汉开展救治工作,院里也发出号召,科室的同志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心血管内科就有7名医生和以护士长为首的全体护士报名,此刻他们已做好准备,随时待命。
疫情期间,急性胸痛病人的救治没有停止,王飞副主任,王磊医生坚守在胸痛中心的阵地上。在这个特殊时期里,守住这块阵地变得更加困难。各个医院本就有限的医疗资源和人力资源向防疫前线倾斜,一部分胸痛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可我们必须守住这块阵地!深夜里,月光下,总有些身影在凛冽的寒风中疾步赶往导管室。防疫战争打响以来,我院胸痛中心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例,成功挽救了7个鲜活的生命。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一个个匆忙的身影也同白衣战士一样,负重前行。
张建平医生,作为科里的中医负责主治医,在疫情发生以来,发挥国医所长,认真学习国家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连夜赶制有预防肺炎,祛湿化浊,增强体质的中药药粉香囊,分发给患者及医务人员。在药粉飞扬的制药室里,一个瘦小的身影显得格外的伟岸。
我们科室的护理姐妹们从医院布置防疫工作开始就积极的准备着,大年初二所有人员迅速返岗,做好患者的护理及患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在科室有3名护士休产假,一名哺乳期,一名孕妇的前提下,克服困难,支持医院工作,派往发热门诊及肺病科病区支援,因为此刻全院一盘棋,作为心内科的护理团队我们应该做的更好。
春节已过,但疫情还在,随着节后的人员流动,我们的任务会更加艰巨,按照金宝国院长的嘱托“把疫情的防控工作由静态转为动态,即要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打赢这场防控疫情的阻击战,又要认认真真抓好今年的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们一定按照院长的指示,克服困难,努力前行。
心之所向,无所畏惧,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用他们坚定的信念、精湛的医术、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工作。世人赞我们为天使,因自从成为一个医者,我们跳动的心脏就长出了一双翅膀。寒冬即将过去,相信我们终会在春暖花开时拥抱彼此,展露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