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工作动态
就诊流程 来院路线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9号
邮编:132012
电话:0432-65010533
   0432-65010567
   0432-65010666
信箱:jlzxyjhyyyzxx@163.com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守住钱袋子 防范非法集资

阅读:357 发布时间:2020-05-18 14:47:00

【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守住钱袋子 防范非法集资

       问:什么是非法集资?有哪些社会危害?

       答: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公开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包括单位和个人)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非法集资往往涉及范围广,涉案金额大,涉及人数多,且有一定潜伏期,案发时大部分集资款已被挥霍,集资参与人经济损失无法挽回,既扰乱金融秩序,又影响社会稳定。

       问:非法集资有哪些特征?有没有简单快捷的识别方法?

       答:非法集资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未经有权部门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二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口口相传、以人传人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四是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为快速有效识别非法集资,避免误入非法集资骗局,在日常的投资理财活动中,要做到“一看、二查、三问、四防”:

       一看:就是一定要看从业机构证照是否齐全。金融是特殊行业,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的机构既需要取得市场监管(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还必须持有金融管理部门颁发的金融业务许可证或者审批文件。
       二查:就是当群众在投资理财活动中,如果无法看到从业机构的证照原件或者无法鉴别真假时,请大家登陆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从业机构的经营范围、行政许可等公示信息,轻松就能查询到从业机构是否具有金融业务从业资格。
       三问:就是广大群众遇到疑难金融问题时,请拨打全市非法集资举报电话(0432-62023256)进行问询,我们一定会热情接待,认真解答。
       四防:就是广大群众一定要树立底线思维,强化防范意识,不要轻信广告,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保本付息、零风险等承诺和投资项目,要进行客观冷静分析,识破其虚假、欺骗、诱惑的实质,避免上当受骗。
   
       最后,再次提醒广大群众,市场有输赢,投资有盈亏。法律规定,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非法集资参与者利益不受法律保护,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

       非法集资的“十大类型骗局”

        1、以“看广告、赚外快”“消费返利”为幌子的;
        2、以境外投资股权、期权、外汇、贵金属等为幌子的;
        3、以投资养老产业可获高额回报或“免费”养老、“以房”养老等为幌子的;
        4、以私募入股、合伙办企业为幌子,但不办理企业工商注册登记的;
        5、以投资虚拟货币、区块链等为幌子的;
        6、以“扶贫”“互助”“慈善”“影视文化”等为幌子的;
        7、在街头、商场、超市等发放投资理财等内容广告传单的;
        8、以组织考察、旅游、讲座等方式招揽老年群众的;
        9、“投资、理财”公司、网站及服务器在境外的;
        10、要求以现金方式或向个人账户、境外账户缴纳投资款的。

       教你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开始转向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成为非法集资诈骗犯罪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下面,我们通过剖析非法集资的特点、危害和表现手法等方式,帮助广大市民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自觉抵制不法分子的蛊惑,理性投资。

       一、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

       非法集资活动涉及内容广,表现形式多样,从目前案发情况看,主要包括债券、股权、商品营销、生产经营等四大类的12种表现形式,分别为:
        1、借种植、养殖、项目开发、庄园开发、生态环保等名义非法集资;
        2、以发行或变相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等权利凭证或者以期货交易、典当为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3、通过认领股份、入股分红进行非法集资;
        4、通过会员卡、会员证、席位证、优惠卡、消费卡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5、以商品销售与返租、回购与转让、发展会员、商家联盟与“快速积分法”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6、利用民间“会”、“社”等组织或者地下钱庄进行非法集资;
        7、利用现代电子网络技术构造的“虚拟”产品,如“商铺”、“电子百货”投资委托经营、到期回购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8、对物业、地产等资产进行等份分割,通过出售其份额的处置权进行非法集资;
        9、以签订商品经销合同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0、利用传销或秘密串联的形式非法集资;
        11、利用互联网设立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12、利用“电子黄金投资”等形式进行非法集资。

       二、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

        1、承诺高额回报,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往往许诺投资者以奖励、积分返利等形式给予高额回报,有些回报甚至高达几百倍。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者开始是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然后拆东墙补西墙,用后集资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2、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将群众骗入泥潭。不法分子有的以种植、养殖再回收等名义,骗取群众资金;以开发所谓高新技术产品为名吸收公众存款;有的编造植树造林、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骗取群众“投资入股”。
        3、混淆投资理财概念,让群众在眼花缭乱的新名词前失去判断。不法分子利用电子黄金、投资基金、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谎称为新的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有的利用专卖、代理、加盟连锁、消费增值返利等新的经营方式,欺骗群众投资。
        4、装点门面,用合法的外衣或名人效应骗取群众信任。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手续,以实际经营活动掩盖其非法目的。
        5、利用网络,通过虚拟空间实施犯罪、逃避打击。不法分子租用境外服务器设立网站或将其设在异地,发展人头一般用代号或网名。还通过网站、博客、论坛等网络平台和QQ、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诱骗群众上当。一旦被查,便以下线不按规则操作等为名,迅速关闭网站,携款潜逃。
        6、利用精神、人身强制或亲情诱骗,不断扩大受害群体。许多非法集资参与者都是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以高额利息诱惑,非法获取资金。在传销组织的精神洗脑或人身强制下,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拉拢亲朋、同学加入,有的连自己父母、配偶和子女都不放过,造成亲情反目,导致人间悲剧。

        三、识别非法集资做到“三看”

        一看回报率。要看是否以高收益为诱饵。如果所承诺的收益率大幅超过同期社会平均利率水平的,就可能属于非法集资。
        二看范围。要看是不是针对社会特定公众吸收资金,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如果是一对多就有可能属于非法集资。
        三看资金流向。要看筹集资金为谁所用,如果是自己占用,就属于非法集资。

        四、防范非法集资记住六“不”

        1.非法集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非法集资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主要包括: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非法集资是违法行为,参与者的利益不受法律保护。凡涉嫌非法集资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2.参与非法集资损失自行承担。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在处理非法集资的债权债务时,人民法院执行集资者财产后仍不能清退集资款的,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损失。
        3.选择正规金融机构投资理财。投资有风险,请选择具有相关金融业务许可证或经批准允许从事相关金融业务的机构进行投资理财。
        4.投资理财要提高风险意识。广大投融资者要学法知法守法,提高风险意识。对手段多样的非法集资行为要善于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一夜暴富”的所谓投资项目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拒绝高利诱惑,谨防受骗,避免个人财产遭受损失。
        5.远离非法集资,牢记六“不”口诀:高息诱饵不动心、老板实力不崇拜、官方背景不迷信、合法吸储不大意、熟人热心不轻信、违规吸储不参与。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清醒认识到,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一旦发现承诺高回报的理财产品和投资公司,就要相互提醒、积极举报,让非法集资行为无所遁形。




版权所有·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邮 编:132000 网址:www.jlzxyjh.com
联系电话:0432-65010567、0432-65010533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问题。
吉ICP备14000575号 吉市卫网审【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