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党建工作
就诊流程 来院路线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9号
邮编:132012
电话:0432-65010533
   0432-65010567
   0432-65010666
信箱:jlzxyjhyyyzxx@163.com
【党课开讲啦】门诊党支部书记 高莹:立足岗位讲奉献 勇于担当比作为

阅读:476 发布时间:2020-12-02 08:17:00

【党课开讲啦】门诊党支部书记 高莹:立足岗位讲奉献 勇于担当比作为


 
大家好!

我是门诊党支部书记——高莹,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党课题目是《立足岗位讲奉献 勇于担当比作为》
 

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是拥有无上的权利?还是堆积如山的财宝?都不是。人生的价值应当在于奉献,只有奉献自己,为他人乃至全社会做出贡献,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下面我就从四方面为大家进行分享:
 

一、新时代对党员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要把握大势。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唯有把握形势,才能有的放矢。不得不说,现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形势越是复杂,挑战越是严峻,越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而这种努力的背后,正是中国共产党对现实的深刻思索和对大势的精准把握。
 

要有担当。勇于和善于担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自觉要求。关于责任担当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敢于担当的精神,特别是在当代中国,敢于担当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应当在广大党员中广泛弘扬的职业道德,是需要长在骨子里的火种。
 

要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共产党人最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回想祖国这些年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靠着实干精神从建国之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近年的发展,令世界侧目,这都是实干之种所开的花,结的果。
 

面对新时代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共产党人更应顺势而为,因时而变,积极承担起新职责和新任务,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本职勤勉作为,脚踏实地砥砺前进,迈向新的远大征程。

 

二、我是党员从我做起
   

志存高远,坚定信念。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帆船,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助力的风帆。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就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急流中。可见,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对我们人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胸怀有多大,事业就多大,所谓胸怀无非就是人生的理想、志向,青年时期正是风华正茂之际,也正是确立人生目标的关键时期,共产党人务必要确立远大理想,努力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踏实勤奋,业务过硬。当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今天的广大青年。当代青年自身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决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特别是青年党员一定要珍惜在现在的宝贵时光,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做一名优秀的基层青年党员,刻苦勤奋,多学知识,增长才干,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勤于实践,无私奉献。实践既是培养青年党员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我们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当代青年党员必须高度重视工作实践,要积极投身工作实践,在实践中认识、体验、服务社会,在实践中增加自身才干。青年党员应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和自身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有利于社会发展之人,做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之人。

 

三、立足岗位讲奉献
 

什么是奉献?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是“我为人人”。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简单的说,“奉献”指满怀感情地为他人服务,做出贡献,是不计回报的无偿服务。
 

奉献精神是我党从建党到取得辉煌成就的法宝,也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养。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把对党、对人民的感恩之情转化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牢记宗旨意识。党员干部只有牢记宗旨意识,时刻将人民的利益放到首位,将奉献精神融入到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上来,才能够在关键时候顶住压力、无私奉献,才能够维护好党员干部的公仆形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升自己的理想追求、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以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苦干实干加巧干,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伟大实践中去。
 

增强服务本领。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加强学习,克服知识不够、能力不强、办法不多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的庄严承诺。因此,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弄清大政方针,明白工作任务,深钻业务技能,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积极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强化使命担当。党员干部如果不能把奉献精神与强烈的使命担当相结合,就会在人民群众中失去威信、失去口碑。因此,党员干部讲奉献,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有担当精神,切忌“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信条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党员干部要强化使命担当,冲锋在前,享受在后,不畏艰辛,勇挑重担,以敢于作为、勇于作为的实干精神肩负起历史使命,带领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四、党员如何讲奉献比作为   
 

什么是有作为?有作为,这个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有作为是将来可以赚到很多钱,而有些人认为有作为是可以为社会做很大的贡献,还有些人则认为有作为是在自己当前的状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共产党员讲奉献、有作为,不管身处什么岗位,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都要心中始终有党,心中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和身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先争优,树典范,作表率,保持公仆情怀,牢记责任担当,保持进取精神,开拓事业新高度。当前正处在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既是转型期、调整期,也是机遇期,我们必须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全体党员干部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要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要有时不我待的干事激情,勇往直前的昂扬斗志,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抓铁留痕的务实作风,有所作为。
 

讲奉献、有作为体现在本职岗位上是一位共产党员默默付出、勤勉敬业、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讲奉献、有作为是为党之基,是党内法规的要求,十八大之后,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对党员干部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忠诚、干净、担当。
 

    为什么共产党这么强调“讲奉献,有作为”:第一,“讲奉献,有作为”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第二“讲奉献,有作为”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杂艰巨性决定的。第三,“讲奉献,有作为”是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传统的优良品质。第四,“讲奉献,有作为”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对共产党员来说,“讲奉献、有作为”更应落实在实践中,“讲奉献,有作为”是一种能力,也是一个境界。奉献不等于无私,作为不代表成就。但是,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至少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首先,我们要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个人的发展和成就都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的,人生如戏,个人价值在各种游戏规则中实现。从小到大,我们经历层层选拔,考试、考核、面试、升学、就业,我们不仅要独立完成,还要不断努力并取得成绩。每个人走出去就是一张名片,勤奋型的、懒散型的、聪明型的、富贵型的等等,不要再抱怨社会怎么样,多想想自己都做了些什么。然后,我们要一切工作离不开实干,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平凡的岗位做好平凡的工作。无论是农民、科学家还是其他劳动者,只有实干才能实现价值。“空谈和实干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我们对国外高端产品的依赖性,要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实干,当然我们的环境不是口号能解决问题的,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维护我们美好家园。最后,我们要用感恩的心敬畏自然,回报社会。因此,每一位共产党员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身上就肩负着光荣和使命,传承和发扬“讲奉献,有作为”的精神力量,更要忠于党、敢于担当、勤于工作、乐于奉献,成为道德楷模、职业精英与社会栋梁,才能努力胜任历史和国家赋予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强烈呼唤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我们要立足岗位弘扬奉献精神,突出优质服务弘扬奉献精神,突出推动高质量发展弘扬奉献精神,认真落实党章规定和入党誓词,认真履行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甘入苦海、以身许党,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努力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交给我们的重大任务,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版权所有·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邮 编:132000 网址:www.jlzxyjh.com
联系电话:0432-65010567、0432-65010533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问题。
吉ICP备14000575号 吉市卫网审【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