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 救死扶伤——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全力救治一名2021年高考考生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立分高下,前一段时间的高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们这半年间也一直在密切关注着一名叫李博(化名)的2021年高考考生。
李博(化名)于2020年11月30日晚不慎从高处摔伤,120急救车接到这名少年时立即联系了我院急诊并沟通了伤者情况。在了解了李博(化名)的病情后,医生焦急地等待着这个少年的到来。几分钟后120急救车急促地驶进医院急诊大厅,有着多年抢救经验的医护人员虽然早已做好了充分的抢救准备和心理准备,但当他们看到这个17岁的花季少年时,他们的内心还是深深地疼了一下。李博(化名)送到医院时已经处于昏迷,眼睑苍白、呼吸急促、周身皮温低、口腔鼻腔均可看到大量的血液,摔伤造成了李博(化名)多发性创伤,其中颅脑损伤最为严重,已进入休克状态,命悬一线。
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病情就是命令,主治医生王芳与护士们争分夺秒、通力合作。紧急联系神经外科、乳腺甲状腺胸外科、普通外科、骨科、手足血管外科、泌尿基本外科会诊以协助抢救。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各种药物轮番上阵,当日晚九点李博(化名)意识障碍程度逐步减轻,转为浅昏迷。
得知消息后,院长金宝国曾多次嘱咐,“一定要把孩子抢救过来!”。12月3日,院长金宝国开完早会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病房看望李博(化名),他红着眼睛对李博(化名)说:“你一定要听医生护士的话,也一定要坚强!”。同时嘱咐科室医生护士,对这个花季少年必须全力以赴的去救治!
接下来几天,医护人员们密切关注着李博(化名)的一举一动,寸步不离的守在他的床旁,以便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12月3日,李博(化名)的意识已经彻底恢复;12月5日可以鼻饲米汤;12月8日生命体征持续平稳,可自主呼吸、无障碍交流。
这几天来的悉心治疗与护理,李博(化名)也从濒临死亡的状态恢复到可以应对手术的身体状况,这名花季少年的生命得以延续。都说医护伟大,救死扶伤,但这简单的八个字里包含着无数争分夺秒的抢救与不眠不休的夜晚。
家属看到病情逐渐好转的李博(化名)时,抑制不住激动的泪水,紧紧握住护士的手止不住的在说“谢谢”,虽然是再简短不过的两个字,但却对医护人员意义非凡。12月9日李博(化名)生命体征已经平稳,家属决定转院去长春做手术。临走的时候,小伙子用微弱嘶哑的嗓音,铆足了浑身力气对陪伴了他9天的医护人员说了一声谢谢,说等自己好了之后想考吉林大学。李博(化名)转院后的情况也一直牵动着院长金宝国和急诊、重症医学科所有医护人员的心,护士长刘畅定期会与李博(化名)的爸爸进行电话沟通。
6月24日是吉林省高考成绩放榜的第一天,护士长刘畅接到了李博(化名)爸爸打来的电话,他激动地说:“李博(化名)高考打了581分,谢谢你们给了我儿子又一次生命,让他获得新生......”
李博(化名)顺利参加高考,并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这无疑是对救治过他的所有医护人员的一种莫大的鼓舞。这个消息犹如强心剂一般激励着所有中西医结合人。一袭白衣,两肩重担,中西医结合人将继续秉承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捍卫患者生命,护佑百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