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99 发布时间:2021-11-10 11:18:03
2021年7月,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挂牌仪式。获得这项殊荣,对于医院的未来发展意义极其深远。
“全国文明单位”这一荣誉,体现了一个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先进性和示范性。近年来,医院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顺应时代发展大势,转变医院运营管理方式,以党建赋能,深入贯彻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把党建工作与医院临床业务等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切实带动了医院整体快速发展。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始建于1953年,至今已经历了近70年的岁月洗礼。到今天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于一体、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也是吉林省第一家国家级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目前,全院共有职工1266人,医院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中共党员326名,占职工总数的25.8%。
近年来,医院党委始终坚持务实进取、改革创新,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全面落实,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医疗健康需求,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医院先后荣获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吉林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先进工会组织”“吉林市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81项。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医院党委在全院自上而下全面开创了理论学习新机制。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医院党委要求各党支部全面创新理论学习运行机制,灵活采用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开展调研、交流心得等方式,全院党员干部人均教育时长达50学时以上,党员干部教育学习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向每名党员发放党章等党员个人自学内容24项。重新修订了医院《党委会会议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等工作制度4项。
医院各基层支部书记与临床一线人员共同探讨,努力研究如何把“三会一课”与业务工作需求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开展学习。
针对过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的问题,各党支部改变过去传统运行机制,充分运用智慧党建“互联网+”的相关软件,如学习强国、新时代e支部学习平台等,并建立微信学习平台,开展在线学习交流。
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制度,建立党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与党员分工联系的制度,化整体为局部,把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8小时内与8小时外相结合,促进理论教育学习制度化、常态化。改变了过去只在工作8小时之内学习的习惯,把理论学习延伸到8小时之外。疫情期间也能保证党课和学习内容传达到党小组和党员个人,党员们通过学习和讨论,工作热情更足,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加坚定,提高了“两个维护”的定力和能力。
近年来,医院党委把党务工作与临床业务紧密结合,把医院常态工作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以党建统领各项具体业务,构建党建运行新体系,引导医院整体工作进入新常态。
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将党建纳入医院章程,从制度层面为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奠定了基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近三年共开展“三会一课”586次,主题党日216次,实现了各党支部的规范运行。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任务,落实“一岗双责”。制定了《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每半年对意识形态工作情况进行专题分析,确保对全院意识形态领域全面管理管控。
在抗击疫情的关头,医院党建体系成为有效落实各项工作的组织保障。建立执行书记院长定期沟通制度、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对党委会决策事项实行月督办制度,确保医院重要决策事项依法依规落实到位;基层党支部建设日益规范,建立党支部书记周例会制度,提升了党支部书记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的担当意识和抓党建工作的能力水平。
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开展党支部量化考核,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五年来院党委共发展新党员47名,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医院实施人才梯队建设工程,2014年以来共派出进修学习593人次,职称晋升597人,一批德才兼备的名医团队正在形成。
为营造勤廉敬业氛围,党委把组织发展工作与后备干部培养、人才梯队建设、学科建设、各学科人才和青年后备干部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严格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调整完善领导班子联系人才103人,通过开展座谈交流、谈心谈话等活动,进一步发挥人才技术优势,促进引领医院发展。坚持“培养、引进、使用”并举的方针,引进了16名医护人员,改善临床科室业务人才短缺的现状。
医院积极落实中青年骨干进修学习计划,鼓励有培养潜能的中青年骨干定期或不定期进修学习。严格履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对拟提拔人员报上级党组预审。
医院党委将党建赋能应用于医院全方位管理,增添思想建设新动能,驱动医院组织扁平化,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智和潜能。设置标杆,为组织提升凝聚力,为党的领导增加向心力,为职工思想建设增添新动能。
2020年下半年,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表率意识,医院党委决定在全院临床、医技科室中开展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通过争创“党员先锋岗”,组织引导党员干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中走在前头,做表率、树形象,努力营造争先创优、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党员先锋岗”培植了一批医院发展的中流砥柱。
大力弘扬“抗疫精神”,树立模范集体和个人典型。在疫情最危急时刻,医院党委响应国家局和省局号召,派出以重症医学科为主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6名,成为国家第四批中医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最前线。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疗队员,同全国4万多名医护人员一起,打响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生命保卫战。王美子护士出征武汉前第一时间做的事不是收拾行李,而是郑重其事写下了一封入党申请书,马上要上“战场”了,她希望用这封入党申请书给自己鼓劲。在武汉奋战的日日夜夜,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队员们视病房如战场,全力投入到救治病人、阻击疫情的工作中,和吉林省医疗队一道,先后收治患者75名,仅用时43天就实现了患者清零。
武汉疫情稳定后,由于境外输入病例的影响,舒兰再次成为高风险地区,2020年5月14日,医院紧急组织50名人员去舒兰支援,进行核酸采样工作。高温天气,队员们日夜兼程,克服重重困难,整整25天,医疗队在舒兰咽拭子标本采集13169人次,胜利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
2021年1月,吉林省通化市出现聚集性疫情,医院诊疗服务中心再次进入临战状态。部门职工将孩子托付给家中的老人,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诊疗服务中心是整个医院的第一道关口,是名副其实的疫情防控“第一哨”。吉林市话剧团把医院诊疗服务中心的事迹编写成话剧《前哨》,在吉林市广为流传。“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第一哨”就是一座堡垒,正是因为有了无数这样的“第一哨”,舍小家为大家,甘为先锋,扛起责任,才会为百姓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医院主动担当,成立中医、西医救治专家组参与救治工作,坚持中西医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在吉林地区全面推广中医药各项干预措施:调配预防用中药方剂325133付,合计金额达667.38万元;调配治疗方剂合计1034付,服务204人次。医院迅速建成先进的PCR实验室(基因扩增实验室),紧急购置相关医疗设备55台件,实现核酸检测能力建设零突破。每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可达到2000人份,能够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核酸检测需求。
抗疫一线党旗飘,遇到难关党员先上,思想意识的提高离不开优秀典型的带动。医院党委把这些先进事迹加以总结、上报,在各级媒体大力弘扬,为职工思想建设赋能。医院创新应用党建云平台,2020年以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推送线上学习“党史每日学”“党史知识每日一题”等243期,组织线上专题学习讨论12次。推送《中国共产党简史》有声书58期,方便党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以“庆百年讲党史”为主题,组织党员录制并在公众号上发布党史微党课共计84期。以线上答题的方式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共计333名党员(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参加考试,合格率100%,优秀率达到91.6%。有效利用“新时代e支部”“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丰富党员学习内容,全体党员“学习强国”日均积分42.14分,在市直卫生健康系统名列前茅。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如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书画摄影比赛、以“诵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演讲比赛、以“我心向党、奋斗前行”为主题的征文比赛,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增强党员凝聚力。
强化创先争优和典型示范引领,大力推荐、评选“全国巾帼文明岗”集体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吉林市劳动模范”“吉林市最美创城人”“吉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吉林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先进典型人物7名。常态化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评比活动,今年上半年共评选出“党员先锋岗”7个,“党员示范岗”党员61名。
持续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在微信公众号开设“身边人讲身边事”“党员先锋岗”专栏,定期推广先进典型事迹,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2020年以来,开展党课、讲座、专题讨论等实践活动共计73次,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开展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党内生活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创新工作思路,创立党建工作和医院业务经营工作一起推进的新模式。医院党委要求各基层支部结合临床工作特点开展党建工作,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全体党员的服务意识,带动医院整体形象的提升。
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在医院工作QQ群内每日发布廉洁赠语,现已发布1044条;建立“职工修身e沙龙”微信群,交流讨论廉洁从业体会,营造了勤廉从业的浓厚氛围。
持续开展中层干部任职前廉洁提醒谈话,针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开展廉洁教育提醒约谈,共发布廉洁倡议书28次,廉洁提醒通知13次,从源头遏制廉洁风险的发生。
医院严格执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定期开展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近三年共电话随访93068人次,整改或合理说明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984条,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排名在全省名列前茅。
“助强”,就是把基础雄厚、先进党小组和科室加以大力推广和弘扬,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和科室的榜样力量,推动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扶弱”,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对薄弱科室的原因进行细致梳理研究,以“解剖麻雀”方式找准短板和不足,推动问题有效解决,确保做到有的放矢。经过“扶弱助强”的系统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临床业务全面融合。
坚持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修医德、正医风、精医技、铸医魂”等主题活动。
近三年医院共捐赠救灾物资累计价值200余万元;连续多年施行低保特困人员、现役军人及家属就医时大型医疗设备按70%收费政策。每年免费实施白内障手术200例,共计减免300余万元。
几年来,医院共投入资金59.7万元,帮助包保的贫困村开展了光伏发电、村委会办公用房新建、合作社养殖等项目,包保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出列。
医院工会荣获“吉林省先进工会组织”“职工互助保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医院团委被评为“吉林市五四红旗团委”“吉林市优秀青年志愿者集体”,获吉林省青年文明号1个,市级青年文明号2个。
近年来,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坚持党建引领,突出自身特色,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依托多年来蓄积的人才优势,在人才培养、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大胆创新,特色人才与医院共同成长,开辟出一条人才培养新路。
本院李吉平名老中医药专家工作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医院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16人,其中258人为高级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入选吉林省名中医,4人入选吉林市名中医,5人入选吉林市拔尖人才。医院还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课题研究70余项。
坚持党建引领,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深入贯彻党中央、省、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决策部署,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建设为根基,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医院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统筹推进纪律作风建设、宣传文化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全方位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致力于为患者和职工打造优质、和谐、健康、诚信的就医环境和工作环境,为医院建设开创新局面,为维护百姓健康注入新动能。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秉承“和合共生”的医院精神,坚持“无边界”医院管理理念,以党建赋能,让所有员工吸取智慧和力量,采取保公益、促转型、求内涵、变模式、强经营、控疫情的系列措施,继续走好差异化发展道路,以满足广大群众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奋力推动医院高质量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