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研为患者做心电图、利用微信为小区病人提供便捷与精准的医疗咨询服务
2022年初春,人们还在翘首以盼着春暖花开,未曾想到病毒侵袭了我们的家乡吉林市,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停工、停学、停产,但是作为医护人员,我们不能停!病毒较强的传染性和隐匿性,让我们再次认识到这场战疫的严峻性和危急性。疫情伊始,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二病区负责人王研就在科里做好了动员工作,大家积极响应号召,全体请战!
3月7日的上午11点半,得知医院要紧急组建一支120人左右的医疗队前往支援定点救治医院,王研第一时间带领全科医护做好随时参战的准备。仅1小时时间即完成了病区内患者交接、整理行李、感控培训及考核。在王研的带领下,医生郑秋宇、陈雍慧、闫金慧、邓宇,护士孙畅瑶、回明鑫、闫雪,踏上了定点医院的抗疫之路,谁都知道前路艰难,但是谁也没有临阵退缩。
接管病区后的工作难度比预想中要大,电脑系统、工作流程还不熟悉,患者疾病具有复杂性且周转率快等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但是没有人畏惧和犹豫,白衣执甲,亦披荆斩棘,有的只是坚定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决心。还记得王研匆匆回家取行李时儿子万般不舍的表情,她笑着抱着儿子说到:“妈妈是一名白衣战士,即将跟威胁人类的病毒做正面交锋!请相信妈妈一定能打败病毒!等你长大了以后,就可以特别骄傲地对你的儿女说,想当年你奶奶跟新冠病毒正面交锋,大获全胜!”
进入定点救治医院后的王研每天都频繁出入病房查看患者,她了解掌握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记得有一名三岁患儿和爷爷同时确诊,孩子发烧,不肯喝水。经过询问后得知孩子在家有只喝糖水的习惯,王研便与医院后勤保障组协商送来了白糖,尽其所能最大限度地为患者提供亲情式服务,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由于工作安排,王研在定点救治医院与同伴们奋战20多日后,又转战到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承接的第七方舱医院,作为其中一组医疗组的组长,负责近六百名患者。疫情发生以来,王研利用个人休息时间在家里小区微信群为小区病人提供便捷与精准的医疗咨询服务,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医生陈雍慧深知在这场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她的爱人已在定点医院支援多日,至今仍未告诉家中老人,只为让老人心安,而此时陈雍慧也要踏上战场,去承担属于一名医者的责任,竭尽所能地筑起抗疫防线。
两名90后医生闫金慧和邓宇是科室骨干力量,别看闫金慧年纪小,但却是患者眼中最贴心的好大夫。医生邓宇的爱人也是一名抗疫人员,出发前他们彼此加油打气,她的爱人还说“等疫情结束,咱们去吃好吃的”,带着与爱人的约定,她踏上了这条抗疫路。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的护士姐妹们也各个是强将。闫雪克服家里孩子小、睡眠差等困难,从白衣天使化身为白衣战士,用无私奉献和默默坚守去温暖和关爱每一位患者。孙畅瑶虽然双腿半月板损伤,家中有高龄老人要照顾,但一想到能为家乡效力她便毅然决然地选择冲锋在前。护士回明鑫,因是回族,吃饭也要面临很大的困难,她的父亲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从小耳濡目染,当面对疫情,她从不谈条件,更不畏缩,毅然加入到定点救治医院参与战斗。他们每天穿着防护服,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他们甚至昼夜颠倒,忙的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饭,休息的时间少之又少。每天筋疲力竭的她们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身在前线医务工作者奋力拼搏,而留守在院的梅雪靖医生也同样努力,她24小时驻守疗区,只为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心血管内科二病区的这些白衣战士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担当,一身白衣,一片冰心,一抹微笑,一种信念,只希望能够为患者带去健康与安心。
谁不想念窗外的蓝天白云,花红柳绿
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
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
没有严寒,谁去仰视乔木的耸立
没有疫情,谁去知医者勇气仁心
王研与她的战友们,身着白衣心有铠甲、踔力前行、乘风破浪。他们用一张张按有手印的请战书,一颗颗救死扶伤的滚烫之心,为病患们筑起了希望的长城。愿疫情早日过去,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疫情春来迟,大爱病患知,时时战病魔,花开胜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