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工作动态
就诊流程 来院路线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9号
邮编:132012
电话:0432-65010533
   0432-65010567
   0432-65010666
信箱:jlzxyjhyyyzxx@163.com
迎战新冠、全力以赴,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行动!

阅读:666 发布时间:2023-01-06 10:00:00

迎战新冠、全力以赴,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行动!

急诊大厅内排队等候诊治的患者

      回顾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很多人都度过了“阳”了、“阳”过、“阳”康的阶段,也经历了发烧、浑身酸痛、喉咙吞刀片、咳嗽不停的折磨。这其中,医务人员也不例外,他们不一定是最早倒下的那一批,但一定是最先站起来的那一批。

      面对着急诊和发热门诊人数的陡增,急危重症患者的不断增加,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人全力以赴、挺身而出,满足人民群众急迫的就诊需求、保证基础医疗不停摆、全力守护好患者的生命线。顶得住、扛得起、冲得上,他们在平凡岗位贡献着光与热,在特殊时期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急诊科:直面冲击、迎难而上

      如果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那么急诊科就是“前沿阵地”。自2022年12月中下旬以来,医院急诊科是最先感受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冲击的。留观病房和输液大厅里挤满了病人,所有医务人员都在忙碌着,120急救车的鸣笛声、医生指挥抢救的呼喊声、监护仪器的报警声、患者的咳嗽和呻吟声交织在一起。高峰期急诊科一天能接诊患者近500人次,是原本工作量的5倍还多。

      在科室医护人员一度因病减员,工作量骤增,生理和心理双重压力的重重困境下,急诊科上下在刘婉嫣主任的带领下团结一心、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急诊人的无畏精神。

      看着每天不分昼夜人满为患的急诊室,刘婉嫣主任内心很着急,但是越是这种忙乱的时刻越需要清醒地应对。工作中,她科学动态调配医护力量,预判感染峰值走势,保障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急诊科工作忙中有序。

      在医院应收尽收的总体原则下,急诊科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但越是难,越要迎难而上,高强度、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任务背后,彰显着医护人员守护百姓健康与生命的初心与使命。

重症医学科:坚守生命防线,给重症患者带来希望之光

      当前,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重症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对医疗机构特别是ICU救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重症医学科在此关头勇挑重担,直面新冠重症患者高峰对医疗资源的冲击,为医院在救治重症患者中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

      在科室几乎全部医护人员感染的情况下,科主任刘婉嫣、护士长刘畅带领大家坚守在重症患者的床旁,科室原有的20张床位和后加的14张综合ICU床位、42张转化ICU床位满负荷运行。作为一名久经重症战场的老战士,说起这段时间经历,刘婉嫣主任也不禁哽咽,病毒并不会因为他们是医护人员“差别对待”,尽管大家也都发着烧,但是没有一个人请假,科室里也不乏有家人生病住院的,可大家也从没因此耽误过工作,因为大家都明白,这个时候掉队,肯定会影响病人的救治,作为ICU的“守门人”不能退缩。

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白衣执甲、向险而行

      冬季本就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叠加突然增加的新冠感染患者,肺病科门诊、病区都面临着成倍增加的工作量和更大的考验。病人剧增,医务工作者也大面积感染,战役打响的半个月以来,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秉承“轻伤不下火线”的理念,一直带病坚守在临床一线。

      为了解决患者救治问题,肺病科门诊增派医生,每天接诊患者超200人次,住院病区床位使用率超负荷运行。不仅如此,作为呼吸专科科室,肺病科还承担着大量为其他非专业科室会诊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会诊工作。

      这段时间,科主任王文艳天天守在医院,守在患者的床旁,她一边研究各种文献,总结救治经验分享给其他医生,一边关注着每一个重症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护士长周璐娜带病坚持,高烧不退的她边输液边工作。科室副主任张影和爱人王奎刚都是医院职工,俩人忙起来连家中发烧半个月的孩子都顾不上。每一名肺病科的医护人员都在用执着与坚守书写着白衣战士的信念与奉献。

心血管内科:“疫”然不惧、不下火线

      东北的冬季原本就是心血管病的高发季节,加之新冠病毒感染进入高峰期,使原本救治任务就很重的心血管内科担子更加重了。患者量与日俱增,又大多是心脏衰竭、呼吸衰竭、肾脏损伤、肺炎等重症的患者。

      科室医护人员接二连三的发烧感染,最严重时,科室主任史建平带领三名症状较轻的医生和数名护士坚守在疗区保障着数十名患者的生命安全。高烧的医护也都是仅仅利用下夜班的时间进行简单的休息,只要稍有退烧、只要还能坚持,全部驻守一线,面对生命不敢有一丝的怠慢。科室收治的患者以70岁以上的新冠病毒感染合并基础疾病老年患者为主,科主任史建平带领着她的团队每天要面对大量繁重的抢救工作,上呼吸机、请专家组联合会诊、综合调整救治方案,积极践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竭尽全力救治。护士长刘玉梅曾经做过肺部手术,在感染后高烧不退,持续咳嗽,但此刻的她依旧坚守在疗区,保障科室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这些日子的繁忙救治中,他们也早已忘记了自己也是被感染的一员、一名亟待需要休息的病人,穷尽一切可能的办法,挽救尽可能多的生命。一切一切的努力与坚守都只为了能够减轻更多的被病魔缠身患者的痛苦,全力以赴为生命托底。

老年性疾病科:勇毅担当诠释医者仁心

      12月24日,按照医院的部署安排,老年性疾病科开始大批量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此时,科主任王研因感染新冠病毒病情较重还在住院输液,科室两名医生外派支援。

      老年性疾病科作为医院体量比较小的医疗单元,原本只有三间大病房,加上改造后的处置室和办公室也只有不到三十张床位,仅用时两天时间就全部收满。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王研主任急在心里,医者救死扶伤的信念促使她主动请缨,“领导,给我们再协调病房吧,我们还能救!”

      很快,在医院的安排下,骨科划出五间病房、妇产科也划出了三间病房支援老年性疾病科。一天时间,新病房也全部收满。就这样,5名大夫、7名护士在岗的老年性疾病科高峰期住院患者达56人,两周时间就先后收治了百余名患者。这其中80岁以上的患者占比达80%,患者最大年龄103岁,大部分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等多种基础疾病,治疗复杂、护理工作量大,但大家没有怨言,只有默默地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光和热,护航群众健康。

儿科:佑护生命 与你“童”行

      面对严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和冬季儿童流感高发,儿童感染患者数量持续走高,为全力守护患儿生命安全,儿科全体医护人员在主任宋丽琪的带领下,拧成一股绳,化身为温暖的天使,时刻准备着,随时待命。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的儿科在此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中发挥中医特色,充分利用中药、拔罐、刮痧等方式帮助患儿退热和缓解其他症状,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考虑到儿童夜间发热的情况比较多,为方便患儿就诊,科室迅速开启夜间门诊,缓解就诊压力。特殊时期,儿童退热药紧缺,科主任宋丽琪赶紧联系上级领导沟通协调,切实解决患者买不到退热药的大难题。

      除了接诊门诊患者,宋丽琪还利用休息时间为不方便来就诊的患儿家长提供治疗和用药电话咨询服务,家长们感动的说“真得太感谢你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汹涌的疫情下,儿科医护人员严阵以待,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运用传统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为患儿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防止重症,为广大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CT核磁科:共克时艰、抗击疫情

      随着临床患者大量增加,CT核磁科也感受到了新冠病毒疫情带来的冲击。高峰期一天要接待检查患者近640人次,三台CT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白班医生七八点下班是常态,夜班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30名检查患者。操作技师嗓子是哑的,诊断医师带病坚持工作,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人均每天要完成超80张检查报告单,审阅超400张片子。

      科主任马守成、副主任申斯原也先后感染,不适症状明显,但是看着科室的同事们陆续病倒,作为科室领导,俩人硬是靠退烧药、止疼药挺了过来,一天没休。科室援疆医生兰东辉这段时间正好回吉林休假探亲,听说科室忙不过来,立即返回科室加入“战斗”。CT核磁科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在以无声的坚守保障着临床救治的顺利进行。

      与前方一线相比,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穿梭在医院的各个角落,为医院的后勤保障、应急物资储备、舆论宣传引导、安全保卫等各个方面夜以继日地工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不负所托,全力以赴,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邮 编:132000 网址:www.jlzxyjh.com
联系电话:0432-65010567、0432-65010533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问题。
吉ICP备14000575号 吉市卫网审【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