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呼吸衰竭是由多种肺内肺外疾病所致,属于中医的“肺胀”、“咳嗽”、“喘证”、“水肿”、“痰饮”、厥脱”、“惊悸怔忡”等范畴。其病变首先在肺,继而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
除了对其基础疾病的治疗外, 更重要的治疗原则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改善氧和通气的同时积极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代谢功能紊乱,防止因缺氧而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现代医学对于呼衰的治疗在于:1、保持呼吸道畅,2、氧疗对呼吸衰竭,3、抗感染治疗,4、机械通气,5、呼吸兴奋剂的应用,6、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我疗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中药治疗,疗效显著。在中医药治疗呼吸衰竭的过程中,将顾护脾胃做为呼吸衰竭的基础治疗。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呼吸衰竭病理因素“痰浊、水饮、血瘀”的产生均与脾胃功能失调相关。故对呼吸衰竭的治疗常以健脾益气方剂为主方,予以培土生金,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三拗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针对不同的证型予以加味治疗。同时配合中药雾化,用生理盐水加金荞麦水雾化吸入,一日二次,重者一日三次,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对于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可配合中药灌肠,用大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能较快控制肺部感染,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无创通气的副作用。近年来,我疗区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呼吸衰竭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