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
工作动态
就诊流程 来院路线
联系方式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9号
邮编:132012
电话:0432-65010533
   0432-65010567
   0432-65010666
信箱:jlzxyjhyyyzxx@163.com
医心聚力促发展 踔厉奋发谱新篇——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2025年新年致辞

阅读:415 发布时间:2025-01-01 00:08:11

医心聚力促发展 踔厉奋发谱新篇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2025年新年致辞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医院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向辛勤付出的广大干部职工及离退休老同志们,向给予医院充分信任的广大患者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恭祝大家新年快乐!

      伫立岁首回望来路,我们医心筑梦,成绩斐然。2024年,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提供有品质的医疗服务、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氛围、培育有情怀的仁心医者,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过去的一年,我们聚力而行,党建引领提升品牌形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公立医院社会属性;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稳步推进医药领域专项巡察工作;积极创建党建品牌,全力打造“1+34”党建品牌矩阵,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助推党务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党政双促进、双提升的良好态势。

      过去的一年,我们凸显优势,中西医结合强化专科建设。持续推进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多个科室获评国家级优势专科建设单位、省级“十四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和中西医结合重点科室建设单位、市名科等荣誉;被中华护理学会确定为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京外临床实践基地、全市基层卫生人才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心;设立方邦江、李吉平等6位国家、省市级名医工作室,优化设置中医药特色诊室7间;积极建设丰满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南部新城院区投入使用、开通急诊服务模块、全面实行“大康复强综合”的发展战略;建设启用船营区向阳中医馆及高新北区中医药文化展示培训基地,成为健康吉林建设的新标志。

      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化医改,规范管理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推行医院标准化建设,夯实制度管理体系,梳理修订医院现有规章制度632个;积极研究医疗服务收入内涵与薪酬制度衔接新方式,优化调整绩效分配结构,合理调配医务人员待遇;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推进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细化临床路径探索,全力降低医疗成本;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机制,完成年度职称评审工作;调整内设机构设置,按要求完成重点岗位人员岗位轮换;积极稳妥推进“机关保”补缴工作;逐项解决职工合理化意见建议,不断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

      过去的一年,我们服务立院,惠民利民彰显医疗温度。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暖心行动”及健康义诊等活动;扎实推进“一站式服务”、“用心服务十承诺”,全面实施“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全年开展健康讲座200余场,拓宽惠民举措为患者节约费用215万余元,服务患者万余人次;开展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活动,满意率均达到99%以上,患者就医体验感得到全方位提升。

      展望未来,新岁序开,共赴新程。2025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党建统领,全面落实中心工作,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我们将推动医院内涵建设,优化完善医疗质量,围绕重点环节提升监管力度,强化内部管理及作风建设,打造标准化、规范化医疗管理体系。我们将加强专科建设,积极探索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法,扩展多学科诊疗覆盖的专科及病种,培养中西医结合精良人才。我们将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推行优质服务,打造特色品牌。我们将立足医院文化和中医药文化推广,开辟文化建设发展新路径,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医院发展“硬支撑”。

      风正潮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新的一年,我们会一如既往,继续砥砺前行,以对生命的敬佑,披荆斩棘;以对初心的执着,勇攀高峰。让我们一起勇往直前、携手共进,奋力绘就健康中国新蓝图。 在此,衷心地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欢乐祥和、幸福安康、万事胜意!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党委书记 金宝国

2025年1月1日





版权所有·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地址:吉林市长春路9号 邮 编:132000 网址:www.jlzxyjh.com
联系电话:0432-65010567、0432-65010533
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问题。
吉ICP备14000575号 吉市卫网审【201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