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0
由受精卵发育成胎儿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古人已认识到在此过程中孕妇的精神因素对胎儿健康的影响。孕妇和胎儿是一个整体,气血息息相通,七情能影响孕妇气血,继则可影响胎儿。母体的精神心理变化能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及生后小儿的性格特征的形成。历代医家均把调治心神视作养胎的重要手段之一,自始至终贯穿于种子(受孕)、胎前(妊娠)、临产、产后诸过程中。这是在妊娠期,中医心身医学的基本思想。历代医著对孕妇调神养胎的内容大致可概括为节欲、怡情、胎教三方面。
胎前孕妇须 节欲
节欲——偏重于性的心理调节,这对养胎极为重要。胎在胞中全赖气血育养,静则神藏,若情欲一动,火扰于中,血气沸腾,三月以前犯之则易动胎小产。临床早孕流产病例中与受孕后不注意节欲有关者颇多。
胎前孕妇须 胎教
胎教——中医在养胎学着重强调孕妇的情志对胎儿仪容、智力、性格、品德的影响。经过胎教,方能“生子皆良长寿”。“胎教”的主要内容是让孕妇在妊子之后加强精神品德的修养和教育,所见所闻皆系良好的感受。借以促进胎儿的仪容美好,智力发育,使下一代健美聪慧。
胎前孕妇须 怡情
怡情——侧重于稳定情感。孕期“静形体,和心态”有利于胎儿健康成长。古人主张孕妇应做到“无悲哀,无思虑惊动”、“无大言,无号哭”,喜怒哀乐适可而止。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孕妇情绪过分紧张,肾上腺皮质激素就会增高,因而可引起胎儿畸形,也易导致早产和低体重儿。孕妇情绪激动往往会引起胎儿循环障碍,影响胎儿发育甚至造成胎儿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