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那么,如何做才能让身体更适应呢?
一、保证充足睡眠,消除疲劳感
睡眠时,人体的精气神皆内守于五脏,若五脏安舒,则气血和调,体温、血压、心率均相对下降,呼吸及内分泌也明显减少,使代谢率降低,体力得以恢复; 大脑在睡眠状态中的耗氧量大大减少,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脑细胞能量的储存,帮助恢复精力,提高脑力效率;睡子午觉(即每天于子时处于熟睡状态,午时静卧或小憩)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睡眠的过程中,皮肤表面分泌和清除过程加强,毛细血管循环增多,加快了皮肤的再生,使得皮肤因劳累过度所造成的颜面憔悴、皮肤出现的细碎皱纹在睡眠中得以恢复。
二、饮食宜防止燥邪、滋阴防燥、少辛增酸
处暑时节,预示着秋天即将到来,气候逐渐干燥,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尽量少摄取辛辣,多增加
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同时像寒凉的瓜果,则要尽量少吃或不吃了。可以多吃一些秋季应急的水果,如苹果、梨、葡萄、哈密瓜、桃子之类的水果。处暑节气还适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
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当的煮些绿豆汤、绿豆冬瓜汤、绿豆百合粥、绿豆薏米粥等,也是不错的选择。
处暑,还要保持饮食清淡,合理营养。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物,包括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及酒等。从中医上讲,这些食品容易加重秋燥对人身体的危害。适量增加优质
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和豆制品等。
不吃过于
油腻食物。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易使人困倦的酸性物质,应少吃;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有利于提神醒脑。这是因为果蔬中的
维生素作为辅酶能协助肝脏把人体疲劳时积存的代谢物尽快排除掉,同时蔬菜和水果为
碱性食物,其代谢物能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使人消除疲劳。
三、预防感冒、呼吸道和胃肠疾病
气候变数较大,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
预防呼吸道疾病,尤其患有老慢支、哮喘的病人要特别注意及时添衣物、不冒寒外出,以免诱发呼吸道疾病。
注意预防秋季腹泻,家有小孩的更需引起重视:不要吃太凉、太冷的食物;脾胃虚弱的人,此时开始吃绿豆汤之类的凉性食物要小心;空调温度应调得高些,最好设置到28℃,至少不应低于26℃,尤其要注意出风口不可对着肚子吹,腹部盖薄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晚上睡觉时最好的开空调办法是开厅里的大空调,房间里空调不开,同时把房门开着,让客厅里的冷气缓缓吹送进来,这样风不对着吹,室温也不至于太低。
四、穿着提示:不宜急于增加衣服
“春捂秋冻”之意,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