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的三种呼吸锻炼法。
1、深慢呼吸
患者在不感觉费力的情况下,可逐渐增加呼吸运动幅度,减慢呼吸频率。作用是呼吸效率得以提高,胸闷和气促症状可得到改善。
2、腹式呼吸。
方法:病人可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呼气时用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另外,可以在腹部放置小枕头、杂志或书锻炼腹式呼吸。如果吸气时,物体上升,证明是腹式呼吸。每天训练3~4次,每次8~10次。
本法作用是可协调膈肌和腹肌活动,改善呼吸道阻塞,增加肺通气量。据观察,膈肌活动度每增加1厘米,可增加通气量250~300毫升。长期进行腹式呼吸,可使膈肌活动幅度增加2厘米左右,使症状减轻,肺功能改善。
3、缩唇呼吸。
患者用鼻深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闭拢,象吹口哨一样。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每天3~4次,每次重复8~10次。
本法作用是可尽量将肺内废气呼出,从而改善通气功能。以上呼吸锻炼方法要自然放松,并注意量力而行和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