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补正当时
阅读:272 发布时间:2014-11-10 13:45:18
民间有言“冬令一进补,来春可打虎”,但您可知道只有“秋垫底”才能让“冬进补”更加有效。
在秋季调理身体有助于健脾化湿,防止虚不受补。秋季气候多变,早晚温差较大,雨水逐渐减少,天气干燥。而干燥的气候容易耗人津液,出现口干、鼻干、咽干、舌干、皮肤皲裂、大便秘结等现象。所以,秋季健康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有节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普遍食欲不振;到了秋天,气候宜人、食物丰富、气温也有所下降,人们食欲增强,如不加注意,饮食很可能会不知不觉过量。有人认为,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应该增加食物摄入,补充夏季的消耗。“贴秋膘”的习俗由此而生,但是对于以前的人们只能偶尔吃到鸡鸭鱼肉等动物性食物,体重总体来说偏瘦,所以秋季要多“抢”些肉,开开荤。可现在生活好了,天天都能吃到大鱼大肉,而且不少人已经属于超重肥胖。如果盲目“贴膘”,会摄入过多能量,使人发胖。肥胖本是就是一种疾病,同时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秋季饮食一定要适度,不宜放纵食欲,大吃大喝,要保持健康体重。另外提醒各位朋友,临近中秋佳节,几乎家家都会吃月饼庆团圆,但是,传统月饼的热量、含糖类非常高,一块200克的月饼就含有蔗糖约120克。
2、顿顿有蔬菜,天天吃蔬果。
秋季是一年四季中蔬菜水果最丰富的季节,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而且含的水分多、能量低。经常吃蔬菜水果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提倡顿顿有蔬菜,天天有水果。另外,绿叶的蔬菜,梨、葡萄、苹果等水果,还可以起到一定滋阴润肺的作用,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3、清淡饮食
经常吃油腻过咸的食物是引起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食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我们东北人的食盐摄入量更是居高不下。同样,现在居民每天摄入烹调油40多克,远远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25克。建议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常吃或者避免辛辣、煎炸、烟熏和腌制的食物。
4、足量喝水,补充水分。
秋干气燥,人体的水分容易丢失,需要注意及时补充。体内水不够,会感到口渴、头痛,并且影响认知能力。一般健康成人每天需要水2500毫升左右,除了从食物中获得一定量的水,需要注意及时喝水,每天至少喝水1500毫升。特别提醒各位朋友的是,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饮水最好选择白开水或清淡饮料,不选或少选含糖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