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
阅读:255 发布时间:2015-08-27 08:20:49
护理人员的防护
1、实施护理工作时需穿好隔离衣,戴好一次性手套。在护理完第一位病人后及护理另一位病人之前必须先洗手。
2、护士在操作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取得合作。如遇不合作的病人或污染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应采用由技术熟练的两人或以上的人员配合,操作可尽量集中安排,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规范操作。
3、在实施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如手术、穿刺、注射等,应注意避免锐利针具的误伤。
4、使用注射器时,要确保针头牢固地安装在针管上,采血后不可将注射器针套套回针头,针具应置放于坚硬的厚塑料容器内,统一消毒毁型处理。使用过的利器须置放于特殊的容器中以保证安全。
实验室人员防护
1、实验室检测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实施普遍性卫生防护措施。
2、实验室应备有必要的消毒剂和消毒设备。
3、对所有的检验标本视为潜在的HIV传染源。
4、病人的标本应置放于固定的容器中,避免污染至容器外,如遇溢洒应尽快用消毒剂进行处理。
5、标本的运送应置放于带盖严密的容器中。
6、离心、搅拌、超声、吸吹标本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这些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7、尽量避免使用锐器,如遇确实需要使用时,建议在使用前佩戴两副新的手套,同时注意在操作时避免戳伤。
8、操作过程中遇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
9、工作结束后,在收检和消毒工作台面时应注意防止被利器扎伤。
口腔科医生防护
1、在对病人进行口腔治疗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血液、唾液的飞溅和产生气溶胶。
2、操作完毕后应对有血液或唾液感染的环境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3、对每位病人用过的器械须进行消毒后才能重新使用,消毒的方式可采用消毒液擦拭、浸泡、冲洗、高压灭菌消毒等,同时须保持消毒剂的有效期及浓度,并保证足够的消毒时间。
4、为防止将病人口腔中的液体抽入牙科机头或水管,应安装防止回流的控制阀。
5、对器械难以消毒的部位如手柄把等,可用表面光洁剂易擦拭的材料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