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小常识
阅读:228 发布时间:2015-09-18 09:12:42
临床上很多患者因为疾病原因,需要输血治疗。对于输血治疗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可能会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输血的一些小常识:
(1)很多人都认为输血当然要输新鲜血,新鲜血液治疗效果一定会更尽如人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输血尽量不输新鲜血 。原因是这样的:
1、新鲜血各种成分抗原性强,易引起输血反应。
2、有大量存活淋巴细胞,增加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危险。
3、梅毒螺旋体在体外4摄氏度可生存3天,因而3天内的血液尚有传染梅毒的可能,超越3天的血反而安全。
4、如输血目的是补充血小板、粒细胞,12小时以内的血才算新鲜,但所含血小板、粒细胞不纯、不浓,达不到治疗量效果。因而,输新鲜血弊大利小,不主张输用。
(2)再和大家介绍一下输成分血有什么好处?
输成分血有以下几点好处:
1. 对病情需要选择,缺什么输什么,提高治疗效果。如:贫血输红细胞,粒细胞缺乏输粒细胞、血小板减少输浓缩血小板,烧伤患者输血浆等。
2.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安全性。因为输入不需要的血液成分不仅是浪费,而且可引发输血不良反应。
3. 便于保存,使用方便。不同的血液成分可以有不同的保存方式,长期的如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可以保存1年;短期的如血小板在22C震荡箱内保存3~5天随时可用。
4. 一血多用,节省血源。血液来自健康人的无私贡献,是宝贵的资源,将一袋血分成各种成分就可派多种用途,治疗多个患者。如某市每年献血35万单位,而制成成分血即有70~100万单位。
5. 减少输血传染病。由于血液中一些致病因子多藏在白细胞、冷沉淀和凝血因子等制品中,大多数输血患者并不需要这些成分。
(3)亲属间输血安全吗?
有人认为病人输用亲属的血液最安全,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亲属间(如父母与子女)输血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危险性比非亲属间输血的危险性要大的多。当供血者和受血者血液的HLA单倍型相同时,受血者由于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缺乏抗供血者的反应,输血后把供血者的血液误认为是自身的血液,不予排斥。而供知者血液进入受血者体内则把受血者的血液淋巴结细胞辨认出非自身的淋巴细胞予以排斥,从而导致致命性的GVHD。因此,病人的输血治疗应避免使用亲属供者的血液。亲属献血后由可由血液中心调剂使用。
以上几点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输血方面的小知识,希望大家通过此文可以更加了解怎样输血更合理、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