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验医学六十六载之二、临床生化检验(检验科:张利莉)
阅读:128 发布时间:2015-11-23 10:14:41
临床生化检验是检验医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初,国内一般医院开展生化检验并不十分普遍,项目亦十分有限,仅限于血糖、非蛋白氮、血浆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肝功只做黄疸指数、白登凡(胆红素)、麝香草酚/高田荒等10多样试验,使用目视比色,试验精密度很差。1958年我国第一代国产光电比色计问世,并用于临床生化检验,对我国临床化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文革”期间,我国临床生化检验基本处于停滞阶段,而这一时期国际上由于生化分离分析计数、免疫化学技术、化学发光计数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临床化学突飞猛进。而我国却在闭关锁国,内乱不止,使我国与国外临床化学检验水平拉大了距离。
1978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由此临床生化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高潮。在我国检验医学界一批临床生化专家叶应妩等著书立说,编写“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化学诊断方法大全”等生化著作,奠定了临床生化检验的理论基础。
1980年代,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聚合酶链反应、生物传感器和基因芯片技术、固相酶、离子特异电极和多层膜片的“干化学”试剂、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随后发展的生化仪器模块式设计,实现了一台机器可以用于常规、生化、药物治疗、滥用药物、特种蛋白、免疫等多种项目的检测。
90年代以后,在临床生化检验领域又引进了原子吸收光谱、离子特异电极、气液相色谱法仪以及生物质谱技术用于各种类微量元素、蛋白质、多肽、核算和多糖等大分子的研究。尤其对于目前热点——蛋白质组学更有重要作用,对于许多疾病将出现新的诊断指标,用于产前诊断、优生优育、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各方面,临床生化检验进入一个全新的自动化微量分析时代。另外,国内一大批年轻的临床生化工作者走出国门,分赴欧、美、日等国留学、进修,回国后成为临床化学发展的主力军。
目前,我们实验室的生化检测使用的是2008年引进的奥林巴斯2700,用于全院疗区、门诊以及体检中心的生化标本检测,其测试速度为1600测试/小时。7年来,随着生化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有更好更快的5400等新机器的诞生,测试速度更快,各个模块相对独立性更强。随着我们标本量的不断增加,我们的检测手段、机器运用以及人员的操作技术也会不断的更新,以最快的速度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