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按摩”就能治心脏病?
您不能不知道的心脏病绿色疗法——体外反搏
近日,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患者。这位姓潘的大姐今年54岁,本该是即将退休享受生活的年纪,却患上了一种罕见且不易治疗的疾病——心肌淀粉样变性。该病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绞痛等,而且当淀粉样蛋白在组织中沉积后,还能引起舌头变大、僵硬,以致语言含糊、咀嚼吞咽困难;关节疼痛、肿胀坚硬活动障碍;皮肤损害;骨质损害等一系列症状。
潘大姐得上这个病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从一开始只是头晕、乏力、心悸到这次来院治疗前已经发展到手脚麻木、膝盖以下活动受限、需要坐轮椅才能行动的地步。以往对待她的病症医生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靠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用药本身就会带来一些不能避免的副作用,会导致她肢体活动受限的情况愈发严重。不过这次潘大姐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医生告诉她,可以试试我院新引进的“体外反搏治疗仪”。
什么是体外反搏?
“体外反搏”是一种治疗多种缺血性疾病的无创性辅助循环技术。它通过在患者的小腿、大腿及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在心电R波的触发下,气囊由下至上序贯充气,挤压人体下半身的动脉系统,在心脏的舒张期将血流驱回至人体上半身,从而改善心、脑等重要脏器血流灌注,同时可使双下肢静脉回心血流增加,从而提高心输出量。
为什么说体外反搏能治疗冠心病?
如果将人体的动脉血管比作一条条公路,那么体外反搏的作用就是不仅将原本坑洼不平的路修好,而且开放了许多小路,最重要的是路面的质量有了大的改善。因此,体外反搏这种绿色疗法就是通过改变血流速度,降低了血液的粘稠度,改善血管质量及缺血的状况,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从而达到减轻心脏负担的目的。
而且体外反搏治疗属于甲类报销的治疗项目。与动辄几万、十几万的支架和搭桥治疗方法相比,它既经济又实惠。对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支架、搭桥,以及支架、搭桥后,症状仍然持续的冠心病患者来说,体外反搏是一个新的选择。
应用体外反搏治疗后,潘大姐的心脏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不但一些气短、心悸、乏力的症状得到了改善,肢体功能也得到了恢复,原本需要坐轮椅的她已经能自己行走,也不用家人背着上楼了。潘大姐自己说,原来自己手脚冰凉,通过治疗不仅手脚热乎了,也没有那么明显的麻木感了,她最高兴的是现在能陪孙女玩了。
体外反搏适应症广泛,还可用于多种疾病。
体外反搏对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顽固性心绞痛且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对心衰的患者,尤其是稳定型心衰的患者能改善其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还适应于各种缺血性疾病,包括: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血栓形成、脑动脉栓塞、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神经萎缩、眼底中央动脉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血管闭塞、缺血性肾病、突发性耳聋、肝炎以及康复与保健、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张女士,入院前眩晕、脑供血不足、焦虑、长期失眠,进行体外反搏治疗后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头晕状况基本消失;李女士入院前患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体外反搏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功能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你还别不信,“按摩”能治病!
“很多人在第一次做体外反搏时就酣然入睡了。”这个治疗方式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享受。如果仅从按摩的角度来看体外反搏的话,那么它绝对可以堪称是世界上最高级、最有效果的按摩了,从亚健康人群到极高危患者, 从年轻疲劳综合症患者到老年的冠脉支架置入术患者, 他们都能体会到体外反搏所带来的安全、无创、经济、有效的治疗。
在美国及欧洲许多国家,早已引进了体外反搏疗法,并先后纳入了冠心病临床治疗指南。无创性的治疗,避免了侵入性治疗或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治疗适应症广泛、禁忌症少。能够改善心脑等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保护及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体外反搏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患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下肢静脉血栓、下肢感染以及血压特别高的患者不适合进行体外反搏治疗。
就诊咨询电话: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65010595
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内科:650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