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知伴解】宝宝得了鹅口疮怎么办?治疗和护理技巧都在这了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发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抵抗力下降时就可能发病。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得了鹅口疮呢?家长要特别关注其典型症状,一是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瓣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瓣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二是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且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擦布擦掉。
三是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疼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严重时小儿因疼痛而烦燥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轻度发热;受损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至咽部、扁桃体、牙龈,严重者可绵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食道炎或念珠菌肺炎,出现呼吸困难。
鹅口疮的治疗其实并不难,目前医生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以为四种:
1、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后,再用棉签蘸1%龙胆紫涂在口腔中,每天1-2次。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冷开水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用此鹅口疮最佳治疗方法,一般2-3天小儿鹅口疮即可好转或痊愈。
2、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口服或涂抹口腔,每日2次涂抹,用药至少7天,或致白色斑块消失后,还应坚持再用药1周-2周,以防鹅口疮复发。
3、也可使用2%-4%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在哺乳前后清洁患儿的口腔,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母亲也应用小苏打液清洗乳头,以免重复感染。
4、应用中医药、小儿推拿等中医疗法亦有很好的疗效。
得了鹅口疮,不仅是要及时治疗,更要注意患病后的日常护理。首先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得了鹅口疮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病情的延误而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是导致孩子出现营养不良,吃饭不香的问题。其次在发病和治疗期间内,需要注意要做好孩子的隔离的工作,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在饮食上,要多给孩子吃一些维生素B2或者是维生素C的食物,比如菠菜青菜或者是其他的水果,加强孩子身体对疾病的抵抗的能力。最后,预防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产妇在生产之前,如果有阴道霉菌病的话,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阻断传染的途径。在喂养婴幼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给孩子的餐具清洗消毒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