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问题,跑步这项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随着跑步这项运动的广泛开展,跑步者的身体也随之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以膝盖问题最为常见,症状多为髌腱末端病、滑囊炎、侧副韧带损伤等。这极大地影响了跑步者的运动体验和运动质量,因此专业医生提醒您在运动过程中要加强对膝盖的保护。
膝盖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膝关节连接大腿骨与小腿骨,需要承担身体的大部分体重。每当跑步时,关节的转动由肌肉和韧带的拉伸带动。在大腿骨与小腿骨之间有2片很小的垫子负责关节连接处的缓冲,叫半月板,关节囊负责分泌关节液润滑。它们工作起来好像是一部机器,肌肉是发动机,韧带是传动带,半月板是减震垫,关节囊是润滑装置,里面还有两条韧带互相交叉是牵引绳,控制膝关节的伸或屈,所以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我们的膝盖为什么这么复杂了。
第一,在跑步前期进行充分的热身和动态拉伸,以减少肌肉之间的黏滞性,增加局部的循环代谢。跑步前的热身可以升高体温,加速肌肉的血流,改善肌肉的黏滞性,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一般热身时间为8-15分钟,做完热身运动后,还应做一些拉伸动作,因为拉伸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减少肌肉韧带的损伤。每次跑步完成后,也要做拉伸运动,运动后的拉伸可以缓解疲劳和肌肉紧张的情况。
第二,日常锻炼跑步一般采用的是慢跑的形式,区别于爆发式短跑,其最大的差别就在发力方式和脚掌触地面的范围。短跑需要的是爆发力,全程都是前脚掌着地,而慢跑则最好脚跟着地,然后滚动到前脚掌蹬地。如果在慢跑过程中都用前脚掌着地的话,这样虽然缓冲好、速度快,但是会把小腿练粗、踝关节疼痛,跑完还会感觉到很疲惫。所以在跑步的过程中,膝关节应该适当的保持微曲,不要挺直的落地,这样对膝关节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
第三,在跑步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专业的跑鞋,要选用弹性较好的运动鞋,减小跑步运动时地面对膝盖的冲击,起到一个避震缓冲的作用。跑步时也可以带一些膝盖护具,以减少对膝盖的损伤。
第四,跑步最重要的一点是以一种毫不勉强的速度、自在轻松的状态去完成运动。跑步时,头部不要晃动、眼睛平视前方。人的躯体应稍向前倾,这样不仅能减轻关节负担,还能延长运动时间。前倾的幅度应以自然、舒适为好,如果过分前倾,将会增加背部肌肉的负担;如果后仰,则会导致胸腹部肌肉过分紧张。
第五,跑步时的摆臂很重要。正确的摆臂姿势可以起到维持身体平衡、协调步频的效果。摆臂时肩部要放松,两手半握拳自然摆动,摆动的幅度不要太大,用力不要过猛,找到一种自己适应的、舒服的幅度。
第六,跑步时腿部的动作应该协调、放松。一条腿后蹬时,另一条腿屈膝前摆,小腿自然放松,依靠大腿的前摆动作带动摆出,以脚跟先着地后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着地然后蹬出。在跑步的过程中,步幅不要过大,有些人刚开始跑步的时候急于追求锻炼效果,步幅过大,这样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震动,我们应该寻求一个使自己舒服的、适中的步幅去跑步。
第七,跑步时切忌足部过度的内八字或者外八字,如果膝盖方向和脚尖的方向不在一条垂直线上,会导致膝盖受力出现错误,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膝关节损伤,所以在跑步过程中应该着重去改善这个问题。
第八,跑步的量应该循序渐进,不需要天天都跑,一周跑步3-4次,每次持续20分钟以上即可达到运动效果。
第九,一旦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发现膝盖不舒服或疼痛,应立即引起重视,切勿在这种有潜在风险的基础上继续运动。应该及时咨询医生或者康复师,康复之后再进行运动,否则膝盖受损会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