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02 发布时间:2021-11-16 12:19:19
高血压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饮食结构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高血压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给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一旦确诊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对于那些偶尔高血压了或是血压比正常高又没到高血压的人们,需要治疗吗?
正常的血压是高压<120mmHg且低压<80mmHg,高血压前期是指还没有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高于正常值,介于正常人和高血压之间的状态。如果高压在120~139mmHg和/或低压在80~89mmHg之间,就叫高血压前期,也叫“正常高值血压”。此时如果采取措施积极干预,是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相反,如果不积极干预,放任不管,则很容易发展成为真正的高血压。
高血压会对身体的各器官产生很大的损害,高血压前期同样有害,很多高血压前期人群就有左心室肥厚或蛋白尿的症状了,这说明心脏和肾脏已经遭到损害。因此,不要以为血压不超过140/90mmHg就高枕无忧了。
多数高血压前期患者没有不舒服的感觉,但发生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会显著升高,相比于110/75mmHg的血压,血压在120/80mmHg,心脑血管病风险就高2倍,血压在140/90mmHg左右,风险就高3倍,血压达到180/110mmHg,风险就高10倍。
大多数的高血压和高血压前期患者,平时可能不知道自己血压高,只是在体检或偶尔测血压时才发现。因此,无论是健康人还是高血压患者,都要定期监测血压,只要超过120/80mmHg,即使不是高血压,也要积极干预。
预防比诊治要更为重要。所谓预防,即未病先治。对于大多数处于高血压前期的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控制血压进一步升高。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低盐低脂,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坚持适度运动,改变久坐、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乐观的心态,可以防止血压进一步升高。45岁以上的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血压家族史者、经常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如果改善生活方式调理后血压仍然不理想,就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必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