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27 发布时间:2022-08-09 19:00:00
王同学是一名高二学生,平时身体状况良好。月初的一个清晨,他起床后感觉双腿无力,且走路使不上劲,腿脚不受控制,不仅行走困难,连迈步都费力。休息了一会儿后,症状逐渐缓解,刚开始以为是学习紧张加之暑天炎热导致的身体不适。而从那日之后,腿脚无力的状况间歇性发作,这让王同学和家长不甚烦恼。
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王同学来到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咨询,乳腺甲状腺胸外科主任胡玲飞接诊了这名患者。
医生为王同学完善相关检查后发现,除了低钾外,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同样偏低,游离T3及T4呈偏高值,结合其双腿间歇性无力的情况,符合甲亢病症,考虑诊断为甲亢性周期麻痹。在接受了口服补钾联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间歇性发作双下肢肌力下降症状逐渐改善。
胡玲飞主任介绍,甲亢性周期麻痹是甲亢的并发症之一,中医属“痿证”范畴,年轻男性发病率较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的间歇期在几日或几年不等,通常在睡醒及休息后出现症状,如果在肢体接触冷水后有驰缓性麻痹,那么可要提高警惕了,可能是甲亢性周期麻痹病症找上了门。
一、甲亢性周期麻痹的诱因有哪些?
目前该病在发病机制上尚无定论,根据病因可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家族性周期性麻痹为原发性病症,病因与该病的发生和遗传有关,甲状腺毒性周期性麻痹及散发性周期性麻痹为继发性,以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较为多见。
1.遗传因素:甲亢性周期麻痹考虑与遗传免疫因素有关,它的家族遗传明显,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肌肉病,以突然发作的钾代谢失调和肌肉无力为表征,严重的会发生呼吸肌麻痹、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当家族中有病症史时,应提高警惕,做好体检。
2.诱发因素:诱发的原因与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受凉、饮酒、饱餐、过量饮食碳水化合物、注射胰岛素等有关。疲劳或剧烈运动后,加大了肌糖原的分解,血糖水平升高,此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二、甲亢性周期麻痹还有哪些表现?
1.发作前有头痛、疲乏犯困、肌肉僵硬、四肢知觉异常等症状。
2.该病多发生于夜间和清晨,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无力,呈迟缓性瘫痪,双侧对称,以下肢无力及活动障碍为主,发生麻痹的时间不定,通常发作持续几个小时或几天不等。以反复发作的肢体无力或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伴有肌肉电兴奋性和腱反射的消失。
3.甲亢症状较轻或无明显症状,可出现心率加快、疲乏无力、多汗、多食消瘦等症状,当补充钾元素后疲乏无力状况可以得到减轻。
三、甲亢性周期麻痹发病机制有哪些?
西医认为,其发生与离子代谢异常有关, 甲亢性周期麻痹为钙、钠及其钾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的病症。当甲亢出现时,人体糖耐量下降,血糖升高致使胰岛素B细胞分泌增强,致使细胞外钾离子浸润细胞内,导致低血钾。由于多态性和突变是如何导致病症的机制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完善研究,目前对于该病确切的病因病机还不完全清楚。医学领域普遍认为劳累、剧烈运动、饱餐、酗酒、寒冷、上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大量输入葡萄糖、情绪激动、精神刺激、焦虑等因素是发病诱因。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曰“痿,谓手足痪弱,无力以运行也。”因此从主症来讲,周期麻痹属中医的“痿证”范畴。中医认为此证的病因非常复杂,《本病》记载“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思想无穷,所愿不得。”但也对疏导机理作以阐释“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儒门事亲》进一步阐释了“痿之为状,由肾水不能胜心火,心火上烁肺金,肺金受火制,六叶皆焦,皮毛虚弱而薄者,则生痿躄。” 认为热邪不去,则变生痿躃。《素问》又指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阐释了湿热也是痿证发病原因之一。此外,无论内伤情志、外感湿热都能损伤内脏精气,导致肢体、筋脉失养,产生痿证。
四、及时诊疗
当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尽早采取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在发病期积极消除病因。多食用香蕉、蘑菇、红豆等钾含量多的果蔬来补钾,避免劳累和及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平复焦虑的紧张情绪,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