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72 发布时间:2022-11-04 16:00:00
电教科主任吴向东组织多学科会诊
近日,吉林省吉林中西结合医院微创骨科通过多学科会诊(MDT)成功救治一名高龄合并心衰(BNP>32000pg/ml)、肾衰(肌酐524μmol/L)、低蛋白、贫血、低钾(3.0mmol/L)、低钠、低钙、低氯,并且需要两天透析一次的尿毒症股骨颈骨折的患者,经过多学科医生们的共同努力,患者终于重获新生。
赵阿姨因骨折辗转多家医院寻求救治,但都因其病情复杂、手术风险太高,被拒之门外,赵阿姨及家属带着期盼的心情来到我院微创骨科就诊。微创骨科的医生们看到赵阿姨的情况后并没有退缩,而是本着医者仁心的宗旨,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不遗余力。
有数据表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之后,半年内死亡率高达50%,所以发生在老年人髋部的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如采用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随之而来,增加护理难度;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关键是:尽快尽早地对老年髋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赵阿姨病情复杂,身体状况不佳,再加上手术可能面临出血问题,各种脏器已经在走下坡路,如果出血量较大,身体是否能承受抗凝药物的使用,手术并发症风险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是医生们要全面考虑并仔细解决的。接诊医生朱玉辉立即请示科主任张志宏,虽然赵阿姨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但考虑到患者生活质量及患者本人及家属迫切想要救治的心情,医生们决定为赵阿姨择期手术。为确保赵阿姨能够得到良好地救治,微创骨科主任张志宏、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卢伟达立即向电教科提出多学科会诊(MDT)的申请,希望汇集全院各科之力,全力为患者提供科学精准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次日,电教科主任吴向东组织肺病科、心血管科、内分泌肾病科、脑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康复科等多学科主任,在微创骨科办公室进行多学科会诊。
主管医师朱玉辉从患者既往史、现病史等方面介绍患者的基本病情,并提出了此次会诊的主要目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参与会诊的相关科室主任及骨干认真听取汇报,并从各自专业角度对患者进行详细地查体。
查体结束后,心血管内科主任史建平、肺病科主任王文艳、麻醉科主任霍大勇、内分泌肾病科副主任王奎刚、急诊科副主任金永旭根据现有的资料,解读了患者的目前病情,进行身体评估;康复科赵国栋副主任评估围手术期下肢康复锻炼,脑病科牛恒主治医师评估脑血管风险。
在各位“医疗精英”的讨论和梳理研判下,最终制定了科学、合理、规范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为患者下一步治疗指明了方向。
在麻醉科团队全麻监护下,微创骨科团队手术用时40分钟顺利完成“左股骨颈骨折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术中紧紧输液500ml、输血2U,就患者出现胸闷不适症状,麻醉科团队紧急处理,患者转危为安。术毕无缝衔接即送至进入重症医学科(ICU)进行血液净化紧急治疗措施,经过三天紧张有序地治疗,病情恢复稳定转入普通病房。
在康复医疗团队指导康复进行下肢功能锻炼,肺病科室团队指导患者排痰,进行肺功能复苏,科室医疗护理团指导术后饮食护理,赵阿姨身体机能快速康复,并在助步器辅助下进行康复锻炼,赵阿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多学科诊疗(MDT)是攻克疑难杂症的一把利剑,各种学科得到充分利用和分享,既提高对患者的诊疗质量,又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受益于现有医疗资源。
本次MDT充分体现了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多学科会诊的规范化,标志着我院多学科会诊又上新台阶,参与会诊的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赵阿姨的案例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会诊,也是大家共同学习和成长的一个过程,在加深了各学科医生对疑难病例的认识的同时,提高了对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及诊疗效率,让患者享受到更加规范、精准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