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磊
徐磊是吉林省吉林中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的一名主治医师。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一手过硬的外科手术技巧。多次被评定为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和医院“优秀共产党员”。
青春的迁徙会让人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徐磊从医10余年,一直将“仁心仁术”作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尽管很多时候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他从未放弃过对这一目标的追求。
自从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选择了奉献。医务工作者从事的是救死扶伤的职业,被誉为白衣天使和生命的守护神,可只有医务工作者才知道实际工作中的艰辛,特别是神经外科的诊疗工作,平时经常加班加点、早出晚归。众所周知,神经外科的急诊抢救和手术比较多,这就要求神经外科的医护人员要付出比其他科室更多的心血和汗水。面对家人朋友的埋怨和不理解,徐磊也曾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动摇过,可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看到一个个危在旦夕的生命被挽救,所有的怨气也都早已烟消云散。
2021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徐磊正在办公室书写病历,忽然接到急诊的电话,一名中年男子因车祸导致昏迷入院,患者伤情严重,急需手术救治。他立即赶往急诊科会诊,病人此时已出现脑疝,随时有生命危险,一场和死神较量的生死之战也随即拉开。徐磊第一时间给值班领导打电话协调CT核磁科、手术室、检验科、输血科等多个科室配合完成术前检查,紧急启动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病人所有的术前入院手续、检查、化验、拍片、备血等繁杂的事项。神经外科主任朱景哲最先到位,在朱主任的带领下,经过5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病人散大的瞳孔恢复正常,安全返回病房。当徐磊走出手术室的那一刻,夜色已深,看着万家灯火,心里的那份成就感油然。这位患者经过术后的积极治疗,意识逐渐恢复,家属也纷纷表示感谢。
2022年3月,吉林市突发疫情,当时徐磊正承担着急诊外科的工作。急诊科是一个永远让人紧绷神经的地方,作为工作在急诊科的医护人员随时都要准备为突如其来的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抢救,时刻要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由于急诊接诊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每一次的近距离救治、每一次外伤处置、每一次紧急的气管插管,都不能等核酸结果。每一次救治,都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但徐磊从未有一丝后退,“越是危险时刻,我们越要坚守岗位!”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疫情期间在急诊科工作时,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用品,尤其是遇到紧急抢救或心肺复苏时,每次都是满身大汗。特别是值夜班时,下午四点钟接班,一直要忙到后半夜两三点才能吃上饭,脱防护服时,裤腿甚至是鞋子里早已经湿透。
还记得有一次,120急救车送来了一名遭遇车祸的患者,人送来时意识不清,不知姓名、没有家属,身上也没有任何能证明身份的证件,只有一身的污泥和满脸鲜血。徐磊医生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开通绿色通道并亲自组织进行抢救治疗: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擦洗血污、包扎伤口、护送检查,没有因为伤者满身的呕吐物有稍稍迟疑,没有因为伤者没有家属有一点松懈,没有因为伤者没带一分钱有半分疏忽。因为抢救及时得当,患者被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当患者的妻子几天后千里迢迢赶来,含泪哽咽着来感谢救她丈夫的恩人时,正在参与急诊抢救的他甚至没有时间听这位大姐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而是全力以赴继续和死神赛跑,去为另一名危重患的生命护航!
徐磊除了日常工作外,还积极承担着吉林医药学院外科学的教学任务,他用自己的知识,自己的理念来教育、培养着一批批的白衣天使,成为学生们难忘的良师益友,并曾获得过吉林医药学院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点点滴滴看似普通,贵在长期坚持,贵在始终如一。徐磊医生以其良好的职业操守,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徐磊,神经外科 主治医师。
毕业于北华大学医学院,现任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市医师协会营养医师分会委员。曾在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擅长脑出血、颅脑外伤、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治,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