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各级医师(含医技)
继续教育计划及考核办法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院的各级医生培训工作,把我院创建为全国一流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根据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和吉林省中医药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计划及考核办法。
一、住院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住院医师经过五年培训,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主治医师的基本条件。
(二)培训方法
执行吉林省中医药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和吉林省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考核的管理规定》。培训分为两个阶段:中医住院医师第一阶段为二年,第二阶段为三年;西医住院医师第一阶段为三年,第二阶段为二年。硕士以上学历(含硕士)研究生毕业必须参加吉林省中医(西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理论考试,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第二阶段培训。
第一阶段: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各相关学科的轮转,使其达到掌握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本学科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本学科的临床工作,并原则上(本科任职满三年后、专科任职满五年后)安排到三级甲等医院进修普内科、普外科或其他专科一年。
掌握本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三级学科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
(三)考核要求(具体考核内容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方法)
1.考核项目:医德医风;完成培训计划要求的临床实践时间(包括轮转时间)和规定的工作任务(质与量);医学理论;临床技能;专业外语。
2.考核类型:分为科室考核、阶段考核、综合考核。
科室考核:住院医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该科主任主持,按培训计划要求,对住院医师在本科室轮转期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按要求进行登记。
阶段考核:住院医师在完成阶段培训后,由科教科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负责组织本阶段各项内容考核。
综合考核:住院医师完成全部培训计划后,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在培训期间的全面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包括:
(1)在医学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在至少1篇。
(2)参加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并通过考试。
(3)参加院级以上科研课题(院级前3名,厅局级以上前5名)。
(四)考核办法
考试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每年一次。
二、主治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主治医师经过五年培训,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副主任医师的基本条件。能够在全面掌握二级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三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科研、教学能力。
(二)培训方法与考核要求
1.以岗位实践为主并自拟理论知识自学计划,其中主治中医师突出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科室同意,报科教科备案。
2.5年中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专科学术会议不少于2次。
3.三级甲等医院知名专科进修半年。
4.参加院级学术活动年均不少于8次。
5.每年主要承担科内学术讲座主讲6次。
6.5年中不少于带教进修医师2名、临床专业研究生8名、实习医师10名,以及高年资住院医师3名,带教任务完成质量良好。
7.5年中在省级以上医学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或参加专著编写至少2章节。
8.5年中参与(前三名)开展新技术、新疗法项目至少1项。
9.参加院内师带徒学习并通过考试和考核,总结老师临床学术经验论文至少1篇。
10.取得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11.参加院级以上科研课题(院级第1名,厅局级以上前3—5名)至少1项。
12.参加新药临床研究至少1项(或参加院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
(四)考核办法
考试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每年一次。
三、副主任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养目标
副主任医师经过五年培训,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主任医师的基本条件。成为科室的学科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能够主持开展本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熟悉国内外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具有跟踪本学科学术发展的能力,并能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状况。
(二)培训方法与考核要求
1.各临床科室根据本科的现状及发展计划,确定每位副主任医师的学科发展重点和方-向,制定具体的人才培训计划。
2.每位副主任医师要在科室的统筹协调下确立自己专攻的特色技术和研究方向,制定5年总体学习计划、科研计划和每阶段达到目标,其中副主任中医师突出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的运用,报科室批准、科教科备案。
3.5年中参加专科新技术、新项目学习或三级甲等医院知名专科研修3个月,不少于1次。
4.5年中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专科学术会议不少于2次。
5.参加院级学术活动每年不少于8次。
6.每年至少承担院内学术讲座主讲6次,其中应承担院级学术讲座主讲1次。
7.5年中不少于带教进修医师3名、临床专业研究生5名以及下级医师3名,带教任务完成质量良好。
8.5年中大学课堂教学不少于30学时。
9.主持应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项以上。
10.在省级以上医学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3篇,或副主编专著1部。
11.取得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12.在本学科相关的学术组织中任职。
13.参加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厅局级第1名,省、部级前5名)至少1项。
14.至少主持新药临床研究项目1项(或参加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1项)。
(四)考核办法
考试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每年一次。
四、主任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养目标
主任医师经过五年培养,成为科室的学科带头人,能够主持开展本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学术发展动态,具有跟踪本学科学术发展的能力,并能知晓相关学科的基本状况。
(二)培训方法与考核要求
1.各临床科室根据本科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确定每位主任医师的学科发展重点和方向,制定具体的人才培训计划。
2.每位主任医师要在科室的统筹协调下进一步确立自己专攻的特色技术和研究方向,制定5年总体学习计划、科研计划和每阶段达到目标,其中主任中医师突出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的运用,报科室批准、科教科备案。
3.5年中主持应用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至少1项。
4.5年中在省级以上医学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3篇,或主编专著1部。
5.取得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6.5年中参加专科新技术、新项目学习或研修不少于1次。
7.5年中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专科学术会议不少于2次。
8.每年至少承担院内学术讲座主讲6次,其中应承担院级学术讲座主讲1次。
9.5年中大学课堂教学不少于50学时。
10.在本学科有关的学术组织中任主要职务。
11.至少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
12.至少主持新药临床研究2项(或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
(四)考核办法
年度考核,每年一次。
五、各级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考试及考核办法
我院的各级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考试及考核工作,在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统筹兼顾,合理分工,相互配合而共同完成。
(一)各级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考试及考核具体安排
1.人事处负责各级医师的年度考核工作;
2.科教科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考核和中级及以上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计划相关论文、学分、进修、课堂教学、临床带教、院内外学术活动、学会任职项目的考核工作;
3.科技处负责各级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计划相关科研项目的考核工作;
4.医务处负责各级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计划相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考核和初、中、副高级医师执业水平的考试工作;
5.各科室主任作为科室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各级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计划的具体制定和落实工作。
(二)各级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考试及考核的实施
在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年初由人事处、科教科、科技处、医务处具体安排布置,各专科按照医院要求落实,年底进行考试、考核,每年进行一次。
(三)各级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考试及考核的奖罚
1.各级医师必须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相关考试及考核,其结果作为年度和任期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和执业再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科室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工作的情况,作为医院对科室年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内容之一。
3.对在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及考试、考核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部门、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予以指出并限期整改。
六、各级医技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计划及考核参照本办法执行。
七、各级医师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计划及考核办法的解释权归院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八、本培训计划及考核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
2009-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