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绿风内障的诊断及治疗
阅读:305 发布时间:2014-01-18 09:48:04
绿风内障:又称青光眼,中医分为、肝肾两亏两型,现分述如下:
1、肝胆实热型
主证:眼痛,视物不清,虹视,伴有头痛、眩晕、面红、口苦咽干;呕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清肝,散热,明目
方药:龙胆泻肝丸或龙胆泻肝汤加减。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若混合充血明显,为风火致瘀,加赤芍、牛膝。若恶心呕吐,为胃失和降,加竹茹、法夏。
在原有药物治疗基础上引入针灸治疗方法治疗绿风内障:对绿风内障证属肝胆实热型者,取穴:睛明穴、太冲、行间。睛明:目内眦旁开1分。因此穴为离眼球很近,操作时一定注意避开眼球。为避免出现并发症,此穴可挤压代替针灸,亦可奏效。太冲:足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此穴属肝经原穴,针刺可泻肝经湿热,缓解疼痛症状。行间:足第1、2跖间缝纹端,针刺泻肝经湿热,缓解疼痛症状。
疗效评价:
肝开窍于目,因肝火上扰于目,而致视物不清,眼痛,虹视。肝胆相表里,肝胆经行于头两侧,故见肝胆实热而致偏头痛,肝火上炎而见眩晕面红。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均为肝经实热之证。病位在目,为肝所主;病性属实证。本科长期以来应用龙丹泻肝丸或龙丹泻肝汤加减。治疗本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科长期以来应用龙丹泻肝丸或龙丹泻肝汤加减。治疗本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肝肾两亏型
主证:病人瞳神渐散,中心视力日减,视野明显缩窄,眼球胀硬,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红:脉细。
治法:补益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加减。熟地黄、山萸肉、干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枸杞子、菊花。若眼压偏高,为肝风上扰,加羚羊角粉。若大便干燥,为阴亏津少,加蜂蜜30克兑服;若有口苦,为肝阳化火,加夏枯草,栀仁。
疗效评价:
病久元气衰惫,肝肾精血亏损,目窍衰微,故视力减退。病久后,脉道阻塞,神水淤滞,故眼球胀硬,失眠健忘,腰膝酸软,舌红,脉细均为肝肾精血不足之证。病位在目,为肝肾所主;病性属虚证。本科长期以来应用杞菊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本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引进相关的筛查诊断设备,努力做好绿风内障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工作,未病先防。
绿风内障的不同时期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或手术治疗方式,体现个性化治疗的优势。